《画山绣水》教学设计
沈建珍
教学重点:
1.领略并鉴赏桂林山水的美,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2.明确作者写此文的用意。
3.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欣赏文章的诗意美。
4.学会使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从名句导入新课,明确本文题目含义。
自古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桂林的水,漫江碧透逶迤萦回。举世知名的漓江流经桂林、阳朔,在梧州汇入西江。自桂林至阳朔83公里的水程之间,奇峰重叠,山水相依。茂林修竹[注: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田园似锦,一江流水千幅画,好似人间仙境。
桂林的山,平地奇峰,拔起峭峻,山色青黛,宛如碧玉。唐代著名作家韩愈曾写下千古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作者杨朔以“画山绣水”为题目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桂林的山水美如画,美如绣。“画山绣水”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画出来和绣出来的山水。
二、掌握文中重要词语。
褒贬biǎn醇(chún)攒(cuán)聚嶙峋(línxún)
玲珑剔(tī)透精髓suǐ恍惚huǎnghū恬静tián
迟钝dùn怠慢dài两鬓bìn花白贮zhù藏螺蛳sī山
袅袅niǎo心如刀绞[注: 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jiǎo)
黑黝(yōu)黝(yōu)仗势欺人[注: 仗:凭借,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崭zhǎn新
三、赏析文章
(一)赏读1-3段
1.齐读1-3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桂林山水的特点。
明确:(1)清奇峭拔;(2)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想像。
2.“吟哦讽诵”第二段文字,读出作者的情感。思考: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明确:
第一句:盛赞桂林山水。
第二句:先写水,用重叠,用比喻,写出水之绿。
第三句:写怪石奇峰,用比喻,写出峰石姿态万千。
第四句:用反问,突出桂林山水无人能写出画出的天然美妙。
3.赏读句子,并仿写一句。
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注: 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却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只有桂林山水。
明确:
这句话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比和互文的两种修辞方法,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自然美与劳动人民智慧情感的结合。
(二)赏读4-5两段文字
1.作者用形象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两幅优美的画面,请你为每幅画取一个题目。
明确:(1).漓江水色图
(2).鱼鹰捕鱼图
明确:恰当的修饰词、恰当的动词,可使画面更美,更具体,更丰富。
2.请在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表达。
(1)两幅画中,你更喜欢哪一幅?说说理由。
(2)两段文字中,哪些字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说说理由。
(三)6-15段介绍了几个传说故事
四、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总结
1.多次运用比喻来描写桂林山水美景,形象生动,意境优美。
2.明确主题:不忘过去的困难,珍惜今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