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学案设计
下善小学 周爱强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1.读准多音字:
闷(mè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 浪吼(hǒu)
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5.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天下奇观 横卧 水天相接 横贯 浩浩荡荡[注: 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山崩地裂[注: 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顿时 人声鼎沸[注: 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注: 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余波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二、设问导读(自读自悟)
(—)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的顺序是按照:“潮来之( )、“潮来之( )”、“潮来之( ).
(二)精读感悟
1、钱塘江大潮的时间是( );最佳的观潮地点是在( );这潮被称为( )。
2、潮来前的情形是怎样的,作者从( )方面进行描写。
一是周围的景物江面、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远处的小山( );
二是当时的人们( )
3、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大潮来时,江面上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注: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的景象?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边读书边想象画面,在课文中适当批注。
4、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最难忘?
三、巩固练习
1、认真阅读课文画出描写潮水声音的句子( ), 描写潮水样子的句子( )。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对钱塘江大潮的描述后自己的感受。
3、 潮来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
4.积累词汇
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5.运用词汇
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四、拓展延伸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