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爱如茉莉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通过细节描写道出了母女之间看似平淡却真挚深厚的爱。
学习本文,主要通过学生的读,去体会,去引导感受,并学会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丰富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课后生字,并能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
2学习文中细节描写这种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细节,感受“爱”,体验爱。
2同伴交流体会,如何发现爱表达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丰富的内心情感,留心生活细节。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表达情感
难点:如何理解妈妈的话“真爱就像茉莉”。教学准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
由文题入手,引发学生兴趣,自主阅读文本。
茉莉花是什么样的?爱与茉莉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篇爱如茉莉,去感受文中描绘的如茉莉般的爱。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2 说说文章写了怎样的故事。
3 随文识字,读准生字词
三 如何写茉莉?
1 文中用哪些词语来写茉莉?找出来。
2 说说你眼中的茉莉,概括茉莉的特点?
四 潜心细读,品味真爱。
1 文题是“爱如茉莉”,出自谁口?我前后的态度变化?
“差点笑出声来” →“哦,爱如茉莉,爱如买了茉莉。”
不认同→认同。
2 文中的我为什么会对妈妈的看法由不认同到认同呢?让我们细心去体会去发现。再细读文章,在让你感动的地方作上记号,写下你的体会。(老师巡视,并及时予以指导)
3 学生交流阅读感受,老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细节:(1)“爸爸没有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仅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① 奔(ben)急切地。
② 你能想象爸爸直奔医院的样子吗?(锻炼想象)
(2)病房图:(第九段)
①当作者推开病房的门,看到一幅怎样的图画?让学生关注细节,关键词“微笑”“紧握”(板书)
②揣摩细节,体会细小的动作却含深情。读出这种体会。
齐读→范读→齐读。③这一段除了写人,还写了环境。读读这句话,有什么感受?(板书:情景交融[注: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④我为什么怔住了
太感动了(板书:感人至深)
小结: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你就能感受到真爱。(作者这种通过人物细节描写和环境烘托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3)文中有哪些细节呢?(出示句子)
①“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注: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地走到门口,把我拉出去。”
②(12自然段)“…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③(16自然段)“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注: 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手脚都麻木了”
(鼓励同学单独朗读,其他同学评议)然后齐读
引导学生体会这些生活中的细小动作中蕴藏着的深情,是不经意间的流露,平淡无奇[注: 奇:特殊的。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却散发缕缕幽香,感人至深。
【小结】一句话,一个姿势,一个眼神都如同茉莉花般散发着爱的芬芳。
板书:生活有真爱,细节显真情。
4 了解作者对爱如茉莉最终的认识和态度,体会文章结尾连用两个“爱如茉莉”的效果。此时此刻,小作者还认为母亲说的“爱如茉莉”好笑吗?
嗯,她赞同了母亲的看法,从哪儿看出来的?
为什么连用两个“爱如茉莉”?读一读,评一评。
五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如茉莉般的爱。(1)出示图片(师)是啊,爱如茉莉。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爱,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爱的眼睛,缺少的是一颗关注细节的心。让我们一起看这组图片。
(2)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的生活中可曾有这样的爱的画面呢?可安静的思考,也可与同桌小声地交流。
(3)大胆说出“爱是……”
六 回扣文本
1 深情引读
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学生齐读,饱含深情地)
2 结束语,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感受着如茉莉般的爱,去发现爱的真谛!(下课)
七 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读课文
八 板书设计
爱 如 茉 莉
简简单单 平淡无奇
真切无奇 洁白纯净
感人至深 缕缕幽香
真心厚爱
九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