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基础练习
一、默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2.画出每个自然段中能够点明该段中心的语句
3.文中哪段是过渡段?
答:
4.本文段与段之间大多用总括上文引起下文的语句衔接,把这些语句摘抄在下面
答:
二、第二段中的两个“对于”是全文的总纲,说说:
1.两个“对于”各是从哪个方面论述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的?
答:
2.两个“对于”各与哪些段落照应?
答:
3.“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
失”这里,为什么限于“欧美”,不说“世界”?“历史科学”指什么?
答: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贡献有:——,——,——
2.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贡献有:——,’——,——
四、蛄合课文内容,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不仅如此( )
2.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
3.正因为这样( )
五、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这里,“远不是主要
的”这个说法是为了强调什么?
答:
2.“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自豪”
这里,为什么要用“协会的这位创始人”代指马克思?
答:
3.“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i”作者强调马
克思这个观点的用意是什么?
答:
六、可以看出,本文的结构是精心设计的谈谈本文蛄构的特点和这样设计结构的表达
效果
答:
参考答案:基础练习
一、1.马克思在革命理论和斗争实践方面的伟大贡献及其深远意义
2.第一段:永远地睡着了第二段: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三段: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
律第四段:剩余价值的发现第五段: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
发现第六段: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第七段:马克思
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第八段: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3、第六段
4、“这个人的逝世,对于……”“不仅如此”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
先是一个革命家”
二、1.革命实践 革命理论
[1] [2] [3] [4] [5] 下一页
2、第一个“对于”与第七、八段照应,第二个“对于”与第三、四、五段照应
3、19世纪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尚限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历史科学,指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科学
三、1.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有独到的发现
2,为革命报刊撰稿,参加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的工作,创立伟大的工人协会
四、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2有多方面的发现和贡献
3.马克思以推翻资本主义作为毕生的使命
五、1.为了强调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的伟大贡献和深远意义
2强调创立国际工人协会的伟大意义
3.指出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精髓在于理论结合实践,指导实践
六、层进式结构,使议论层层深人
综合练习
1.下面四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蛆是 ( )
丸不可估量 纷繁芜杂 掩盖 顶锋 b.意识形态 宗教观念 浮浅 遵敬
c.剩余价值 卓有成效[注: 卓:卓越,高超。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爱戴 悼念 d.忠心喜悦 永垂不朽[注: 垂:留传后世;朽:腐烂,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顽强 自豪
2.下列四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含义相同的一句是 ( )
a.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b.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
,
睡着了
c.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d.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注: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假如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
是很幸福的了
b.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不过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
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c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运用其实还根本无法预见
——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d.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自豪
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7题
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
远地睡着了
4.用“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一说法代指马克思逝世联系下文,从两个方
面概括这样说的意义
答:(1)
(2)
5.“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这个陈述中饱含着怎样的感情?
答:
6.“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说说这样描述中含着怎样
的感情
答: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7.“安乐椅上”除了说明马克思逝世的地点,还有什么含义?
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2题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
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
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
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
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8.用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与马克思的发现作类比,用意是什么?
答:
9.从行文的脉络看,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一个简单事实”,请概括这
个“简单事实”的内容
答:
10.“简单”,意在强调什么?
答:
11.一个简单的事实,却“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这是为什么?
答:——
12.“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说说“相反”的作法指什么?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
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
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13.“特殊的运动规律”指什么?
答:
14.“这里”指代哪里?
答:
15.在符合这段文字内容和含义的说法后面的括号里打“v”
a.资产阶级社会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
b.剩余价值的发现,为欧美无产阶级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
c.在马克思之前,还没有人认真研究过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规律( )
d.剩余价值的发现,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列语句含义
16.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答:
17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
答:
18.“他可能有过许多趴,但来必有一个私敌”一句中,作者使用“未必”的目的是:( )
a.因为没有一一调查,也不可能一一调查,所以用“未必”,以示慎重
b.因为没有一一调查,也没有必要一一调查,所以用“未必”,措辞严谨
c.“未必”与前面的“可能”相对,强调敌人再多也与私人恩怨毫不相关
d.“未必”与前面的“可能”相对,二者都是推测,强调了不存在私敌
参考答案:(前一个“思想”是名词,后一个是动词;前一个“睡着了”可以不理解为“逝世”,后一个q“s世”;后一个“发现”指被发现
].d
4.(1)突出了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象的特点
(2)与下文着重要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述马克思在理论科学方面的贡献相照应
5,自责、遗憾
6.用了“避讳”的方法,同时也描绘了马克思安详的遗容,表达了对马克思的崇敬
7,直到逝世前,马克思还在坚持工作和学习
8.为了强调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9.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0.强调真理是颠扑不破[注: 颠:跌;扑:敲。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不会被驳倒推翻。]的事实,是朴实无华的道理
11.反映了剥削阶级惧怕人民群众了解真理,掌握真理
12.认为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认为人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3.剩余价值规律 14.欧美
16、他把斗争看作是自己毕生的事业(他自觉地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
17、热烈、侧重在参加斗争的热情;顽强,侧重在参加斗争的精神、意志,卓有成效,侧重在参加斗争的热情 加斗争的热情
取得的成绩和效果
<, font size=3>拓展阅读
阅读《思想者的迷惘》,回答问题
思想者的迷惘
法兰西失尽海外的殖民地,巴黎永远是全世界艺术崇敬者的麦加罗丹的“思想者”
高踞于自家庭院里,天天接待来自全世界各色人种的瞻仰与膜拜巴黎的地铁靠近罗丹
博物馆的那一站,站台两壁的张挂全部是罗丹作品的巨幅照片,是旅游广告,是民族骄傲
出国成潮,那潮,起于贫穷落后的国度,人们涌向西方发达国家,去学习、谋生、乞
讨立志自救的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潮去潮来,挟了人间罗丹的
“思想者”初次出国,首先来到北京,落座于中国美术馆,在东方人流中仍苦苦思索
与印象主义绘画同步,罗丹冲破学院式雕刻一味精微描写对象形似的局限,毫不掩
饰捏塑与劈凿的手感,淋漓尽致[注: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地表现对象的造型特征,探求雕塑之所以独立为雕塑的
本质美感在拓展现代造型领域的同时,罗丹深深扎根于人间社会,他的美感诞生于人
生的悲欢:加莱义民、地狱之门、行走的人、夏娃、娼妇、爱之吻、造物之手…—·雕刻家
罗丹是思想者这样一位巨匠经历了时间和地城的考验,其伟大和光芒与日俱增[注: 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曾是
西方阳春白雪[注: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的罗丹,面对今日中国观众,已是满城唱和的下里巴人[注: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了从罗丹引申发
展的布尔特尔、马约、亨利·摩、杰克梅蒂……他们比罗丹走得更远,中国人民似乎尚看
不真切,今罗丹既来,他们的被邀也应在期待中了
世界上不少国家的元首访问过北京,他们百忙中大都抽空看看长城,惟有法国的蓬
宝今日非元首的“思想家”来京,谁为招待贵宾?我多么盼望请霍去病墓及西安博物馆
的汉唐雕刻群前来陪客与罗丹作品展同时,展出我国古代雕刻,“思想者”从未见过的
这些东方古代雕刻原作,他将为之吃惊,古代东方原来是现代西方的知音!被人们仰止
了一个世纪的“思想者”面对一二十个世纪前的无名氏之作,他将更坠入深深的迷恫中吧1
1.写出第一段画线句包含的两层含义,不要超过规定的字数
答:①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②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概括第二段大意,解释画线句含义
答:第二段大意: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画线句含义: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3.根据第三段,概括作者对罗丹艺术成就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的评价(列出三点即可)
答:罗丹在艺术上的成就有: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4.第四段,作者说“盼望”请汉唐雕刻群前来陪客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盼望?在正确
的答案后面括号里打“√”
a.汉唐雕刻群比云岗石窟的历史更悠久,成就也更高( )
b.“思想者”并非元首,因此艺术家艺术晶适宜作陪( )
c.汉唐雕刻群反映了罗丹在艺术上的某种追求( )
d.对罗丹这样的艺术大师理应向其展示东方的艺术珍品( )
巳东方古代雕刻与西方现代造型艺术原有异曲同工[注: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之妙( )
p.我国古代雕刻与罗丹作品同时展出,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
5.本文标题和结句两次用“迷惘”一词在下列不属于文中所说“迷惘”的疑问后打“√”
a.霍去病墓及西安博物馆的汉唐雕刻群,为什么至今不被人重视?( )
b.全世界艺术崇敬者的麦加,究竟应在西方还是东方?( )
c.芸芸众生[注: 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的悲欢离合[注: 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各色人种的瞻仰膜拜,到底因为什么?( )
d.西方的阳春白雪,面对今日中国观众,为什么竟变成了下里巴人?( )
e.令西方艺术家吃惊不已的东方之“谜”究竟还有多少?( )
f.是罗丹走得远,还是汉唐那些无名氏雕刻家比他走得更远?( )
g,一二十个世纪前,对雕刻的本质美感怎么会理解得那么深?( )
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拓展练习参考答案;
1.①法国艺术成就在世界上受崇敬②军事成就是暂时的,艺术成就是永恒的
2.段意:“思想者”来京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结果 句子含义:‘‘思想者”来京足以引起多方面的思索
3.冲破学院式雕塑的局限 表现了雕塑的本质美感 拓展了现代造型领域 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经得起时间地域的考验
4.c e 5.a c f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