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理解这篇杂文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3、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动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生活上错误思潮和观念。为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
【了解作者】
鲁迅,原名_________,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 、 、
。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历史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__________,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 、 、_________、 、 、 等。
【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疏通字词
(1)加粗字注音
残羹( )冷炙( ) 自诩( ) 脑髓( ) 冠( )冕( )堂皇 孱头( ) 蹩进( )
(2)解释词语
自诩:
残羹冷炙[注: 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冠冕堂皇[注: 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礼尚往来[注: 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2、读的过程中思考本文的思路
拿来主义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来
孱头 ( )
错误的态度 昏蛋 ( )
废物 ( )
拿来主义 鱼翅 ( ) 吃掉
正确的态度 鸦片 ( ) 送药房 新人
烟灯烟枪( ) 毁掉 新文艺
姨太太 ( ) 走散
思考总结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文章的语言有哪些特点?【深入探讨】
1.阅读《拿来主义》的相关部分,完成下面的表格,并回答问题。
总喻 比找对象 对待遗产的方式 作者评价
得了一所大宅子 孱头
昏蛋
废物
拿来主义者
联系写作背景,指出孱头、昏蛋、废物各自反映了什么立场?
2.用一句话来概括拿来主义的做法。
【发现创新】
1. 本文在谈及“送去主义”的表现时,将“送一批古董”、“捧几张古画和新画”、“送梅兰芳博士”三者并行列举,有人认为如此行文含有对梅兰芳的不满。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分析。(点拨:可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且不能忽略对梅兰芳的出访所造成的后果的分析。)
2. 用“拿来主义”者的做法,以本文语言为支撑,对周杰伦、赵本山以及另外的文化现象发表看法。
a.周杰伦,你 美国的黑人音乐,先 ,再 ,吸收了rap元素,继承了武术传统,经过 ,创作了《双截棍》等作品。
b.赵本山,你 ,先 ,再 ,抛弃了糟粕成分,继承了鲜活元素,经过 ,捧出了脍炙人口[注: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的作品。
c.青歌赛中有些美声唱法的选手,没有做到先占有,再挑选,完全照搬外国作品,缺乏创新,这不能叫真正的“拿来”。
结合自己的生活观察还有哪些领域事物有“拿来主义”做法?
【拓展延伸】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参考答案
【了解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注: 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集》、《且介亭杂文》等。
【整体感知】
(1)加粗字注音
残羹(gēng) 冷炙(zhì ) 自诩(xǔ ) 脑髓(suí) 冠(guān)冕(miǎn)堂皇 孱头(càn) 蹩进(bié)
(2)解释词语:自诩:自夸。
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重大
[1] [2] 下一页
的样子。
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重视。
2.思路
孱头(不敢接受) 昏蛋(全盘否定) 废物(全盘接受)
鱼翅(精华部分) 鸦片(益害并存) 烟灯烟枪(糟粕,有教育价值)
姨太太(糟粕)
【深入探讨】
总喻 比找对象 对待遗产的方式 作者评价
得了一所大宅子 孱头 怕给他的东西污染了,徘徊不敢走进门 因“反对宅子的旧主人”(懦弱无能)
昏蛋 勃然大怒[注: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放一把火烧光 为了“保存自己的清白”(毫无判断力)
废物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接受一切”(不加选择)
拿来主义者 “占有”“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联系写作背景,指出孱头、昏蛋、废物、“拿来主义者”者各自反映了什么立场?
用“孱头”比喻“逃避主义”者,指出他们不敢面对现实的虚弱本质;用“昏蛋”比喻“虚无主义” 者,指出他们否定一切,实际上是毫无判断力;用“废物”比喻“投降主义”者,指出他们接受旧的一切,与旧主人毫无区别。
2.用一句话来概括拿来主义的做法。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发现创新】
1.本题答案不要求唯一,可参考的观点有:第一种,同意。因为梅兰芳的出访为国民党政府所利用,他们借机诽谤前苏联的文艺政策,梅兰芳的出访无形中给国民党政府提供了间接的帮助。第二种,不同意。因为三者都是“送去”的表现,都是将中国文化遗产拱手“送去”外国。作者意在批判国民党政府已堕落到将民族遗产作为媚外求荣的工具的可耻地步,其矛头直指国民党政府,而非梅兰芳本人。
2.用“拿来主义”者的做法,以本文语言为支撑,对周杰伦、赵本山以及另外的文化现象发表看法。
a.周杰伦,你吸收了美国的黑人音乐,先占有,再挑选,吸收了rap元素,继承了武术传统,经过创新,创作了《双截棍》等作品。
b.赵本山,你“拿来”了东北二人转,先占有,再挑选,抛弃了糟粕成分,继承了鲜活元素,经过创新,捧出了脍炙人口的作品。
下一问题由学生自主完成,答案略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