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导学提纲
【训练目标】根据每次作文训练目标而定
【课时】两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把作文全部批阅完,作文的优缺点,分值,评语等不要在学生作文上出现,另行记录在活页纸上(要下发学生)。
此环节刚开始时,教师须全部认真批改,做好记录,对作文的优劣要做到了如指掌[注: 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以检查验收学生的批改效果和便于教师总结,目的是引导学生上路。学生形成习惯后可只抽查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2)组建六人作文评改小组(作文水平高低搭匀),确定组长。
一、情景导入:
从学生参与直至独立进行作文批改的意义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自主批改”的重要性;进行动员,为“自主批改”奠定了学生的思想基础。
二、自主批改:(30分钟)
1.教师范改:(10分钟)
挑选一到两篇典型的作文进行示范批改。(照原文打印,将字、词、句用统一的修改符号批改好,眉批总评一丝不苟[注: 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精采语句用圈线标出。将这篇教师示范批改文印发每一个学生,目的是使学生克服修改的随意性、盲目性,扶着学生走,让其模仿。训练几次后可取消打印文章。)
2.出示批改目标:(5分钟)
(1) 重点批改目标:每次作文批改设置一到两个重点批改目标,可以是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
(2) 常规批改目标:作文的一些基本要求。(可在别的课节进行详细举例讲解)
(3)规定批改符号:见范改文
3.学生自主批改:(15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有针对性的下发作文到个人(或提前布置给组长)进行批改。
批改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来回于各组,与学生同行,了解详情,掌握信息,起提纲挈领[注: 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作用。
详细流程:
(1)批。
在作文空白处批注出作文的精妙处或不足处;
(2)划。
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美词佳句;
(3)改。
修改错别字,运用不准确的词语,病句,乃至中心,选材,结构,语言等;(重点和常规批改目标)
(4)评。
写评语,谈自己阅读此文后的感受。
一般来说,本文侧重点是否落实,主旨是否正确,立意是否新颖,取材是否典型,扣题是否紧密,详略安排是否合理:结构是否巧妙完整,过渡是否自然,语言修辞是否准确、生动、形象、有风趣、标点符号运用及错别字情况,记叙要素和写作手法(或说明方法、论证手段)等十二项必须择要写出六项以上,另外作文态度(从字迹卷面可以看出)也应予以考虑。总评应以正面肯定为主,挖掘优点,也要中肯地指出不足之处,诚恳地建议,不能写讽刺、挖苦话。
三、交流展示:(45分钟)
1.小组交流:(15分钟)
⑸传。
个人批改完成后,作文本在小组交换传阅,并对评改人的评改情况进行讨论,发表看法并确定分值签上评改人的姓名,组长负责处理不同意见并把关,有难度的找教师协商解决。
⑹荐。
推荐本小组好作文一篇,准备班级内交流。
⑺审。
教师审阅,重点审阅小组推荐的作文,确定班级交流的佳作,篇数不要太多,3-5篇为宜。
2.班级交流:(25分钟)
学生本人朗读佳作,其他同学主动发言交流,参与欣赏评价,谈对作品的不同意见和理解,也可以向作者提出写作方面的问题,在全班范围内评议文章的优劣。并评比出前三名的作文,课后打印上墙展览。
3.习作者与评改者交流:(5分钟)
归还作文卷后,习作者与评改者之间直接对话,就文章的优劣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互谈体会,达到了交流、互动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教师总结讲评。(10分钟)
根据提前做好的批改记录以及学生批改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写作的得失,归纳一些常见的写作方法、探究写作规律,强调下次作文应注意的问题。
五、补救训练:(10分钟)
1. 下发教师评语,学生对照思考。
针对教师的评语,习作者再读,思考改动的地方,体会改前改后的差别,如有异议,可再与主改者或者教师商讨修改,总结作文得失,再上一个台阶。
2.自我修改:
对照本次批改目标,在原文上修改自己未达标之处。(可适当让此次作文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二次作文并面批。)并对作文和批改的优劣得失,分别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做好档案记录。
六、课堂延伸:
课后教师抽查三分之一以上的作文卷,将批改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及批阅优劣整理归类,详细登记,参照小组长的记录,以便在下次作文之前作批改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