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作文·用多种感官参与写作
授课日期
共 2 课时,第 1-2 课时
总第 22-23 课时
课 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对生活的感知、整合和写作,练习完成作文。
2、 过程与方法:借助所学课文或诗词讲解相关理论,使学生产生较为深刻的认识,并在练习写作中学会运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辅导与练习,使学生明确写作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劳动,认识到写作与思维训练之间的关系,进而热爱写作。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对生活的感知、整合和写作,练习完成作文。
教学难点
在练习写作中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参与。
教学方法
讲解、练习
教具准备
板 书 设 计
作文·用多种感官参与写作
一、感官对应的感知内容: 二、训练题
⑴视觉:形状、色彩、明暗 秋天是一个充满遐思的季节,不同
⑵听觉:声音 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认识和联想。一片秋叶⑶嗅觉:气味 辗转飘落,可以把人们的情思带到天上地下,⑷味觉:味道 带到过去和未来……
⑸触觉:硬度、温度、形状 请以《一片秋叶的份量》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两种以上的感官参与写作;不少于600字。
教学过程
互动感悟
一、谈话导入
各位同学,写作文从小学到现在可能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关于写作文的方法、技巧可能也没少听、没少看。哪位同学能说说:写作属于一种什么性质的劳动?你在写作过程中,感到最困难的事是什么?
二、写作导引中学语文在线()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两方面内容:一是写作是一种情智型劳动,既要有丰富的情感,又要有足够的智慧;二是写作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写作素材,也就是无米下锅。
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写作训练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还不是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而是思维和积累的问题。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能在这两个方面有所突破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一个中心话题——用多种感官参与写作。
从写作经历入手,引入本课主题。
学生充分发言,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概括。
定向本课训练要点。
教学过程
互动感悟
1、 人的感觉眼、耳、鼻、舌、身——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2、 各感官对应的感知内容:
⑴视觉:形状、色彩、明暗
⑵听觉:声音
⑶嗅觉:气味
⑷味觉:味道
⑸触觉:硬度、温度、形状
3、感觉的渗透和联通
⑴渗透:形状(视觉、触觉)、声音(听觉、视觉)
⑵联通:通感
4、学过的诗文中的感觉分析:
⑴春风又绿江南岸
⑵红杏枝头春意闹
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⑷《荷塘月色》
⑸《故都的秋》
三、写作练习
秋天是一个充满遐思的季节,不同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认识和联想。一片秋叶辗转飘落,可以把人们的情思带到天上地下,带到过去和未来……()
请以《一片秋叶的份量》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两种以上的感官参与写作;不少于600字。
学生回答,并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举例,教师强调调动各种感官的重要性。
学生举例
[1] [2] 下一页
学生完成写作任务。
作业布置
巩固作业:回顾所学内容,并从不同感觉器官参与的角度分析一至两篇诗文。
预习作业:熟读《词七首》。
教后反思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