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作文四·想象作文
授课日期
共 2 课时,第 1-2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 型
讲评、练习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作文讲评,进一步明确抒情的方法及在文章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训练想象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讲评并自我修改作文,引导反思;指导写作,明确写作要点。中学语文在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训练写作能力的自觉性,
逐步理解文理。
教学重点
修改作文,想象基本知识介绍。
教学难点
想象基本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评、练习
教具准备
板 书 设 计
作文·想象作文
一、 作文指导 二、训练题
1、虚写的主要思维方式:联想、想象
2、联想的种类: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 (见教学过程)
3、联想与想象的合理性:
主题表达的需要
符合生活逻辑
符合情节发展和人物个性
教学过程
互动感悟
一、 谈话导入
由于期中考试的阻隔,我们好久没有写作文了,我想同学们早就开始手心发痒了吧?今天,我们就来过过创作瘾。不过在开写之前,老师还想和大家一起把上次的劳动成果分享一下。
二、 作文讲评()
1、上次作文训练目标回顾:
同学们还记得上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吗?
[抒发真情实感]
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抒情手法是什么?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有:⑴寓情于事⑵借景抒情⑶托物言志⑷寓情于理]
请同学们对照训练目标,再次审视自己的作文,看看有哪些得失?用5分钟时间进行局部修改。
2、上次作文对上述写作要点体现较好的作文评析
⑴郭雷《无情的月台》:借助具体的意象,表达了对动态人生的理解,全文充满诗情画意[注: 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⑵张韵晗《回首又见》:以充满张力的语言,虚实结合的构思,从
明确标准,为讲评提供依据。
学生修改,教师巡视参加讨论。
朗读全文。
朗读重点段落。
教学过程
互动感悟
生命的另一端审视了人生的苦乐,感情饱满、深沉。
⑶宋星俞《蒙娜丽莎的微笑》:以散文的格调,通过人物身份的转换,阐释了“微笑”的多层面含义,得出“永恒”这一主题。
⑷孙磊静《遭遇》:在写人叙事中塑造了一种优雅的意境,环境设置与人物心境融于一体,告诉我们:不论是成功还是挫折,都不能做一只寄居蟹,而要做一只搏击风浪的海鸥。
⑸王茜《笑心》:从家庭生活入手,用平实的语言,揭示出“笑”不是无缘无故[注: 没有一点原因。]的,人与人之间的“笑”也是相互的,主题有创新。
⑹杨慧《真正的爱》:从公共汽车上的一件小事落笔,表达了对父母之爱的深刻理解;议论和抒情相结合。
⑺叶兵《微笑》:将描写、叙事、议论紧密结合,表达了“在那灿烂的笑容后面,到底经历了多少挫折”的思考。
3、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选题随意,部分同学表现出对人生的灰色情调。
⑵对现象的认识显得浮浅,未作深入的思考,有华而不实[注: 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的倾向。
⑶书写潦草,标点随意,写作态度不够严谨。
[1] [2] 下一页
三、写作练习——想象作文
1、写作指导:从上次作文中,我们发现许多同学运用了虚写的手法,有的同学写的就是虚拟空间的事情,虚写是想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结合,是为现实服务的,因此值得充分肯定。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许多同学还不善于运用虚写,有的同学的虚写仅仅是虚构了一个故事,没有明确的目的。从高考角度看,许多作文命题考查的正是同学们的想象水平,如《圆的联想》、《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训练一下同学们的想象力,写一篇想象作文。
虚写的主要思维方式:联想、想象。
联想的种类: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
联想与想象的合理性:主题表达的需要、符合生活逻辑、符合情节发展和人物个性。()
2、训练题:
请以一种水果为出发点,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她已经到了能站的年龄”让人警醒。
作业布置
巩固作业:
预习作业:
教后反思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