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一单元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注: 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写作指导
设计人:朱衍芹
【教材分析】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写作范围。本单元所有阅读课文均是战争题材,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战争,树立热爱和平,热爱祖国,远离战争的思想,同时还应具备虽然我们厌恶战争,但并不惧怕战争的思想。本单元作文训练的主旨就在于引导同学们重温历史,正确认识战争,思考人类的未来和命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写作目标】
1、清晰的表达自己对战争的认识和看法。
2、思路清晰,行文有条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训练重点】
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和思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解读: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条理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是这阶段的学生写作时应达到的目标要求。
【作文题目】
1、“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已经矗立了四十多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争的硝烟还是时时燃起。
2、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谈到维护全球和平时表示:只有在有关冲突各方真正希望和平解决分歧时,冲突才有机会停止。
请关注最近几年来发生的战争,了解其中的情况,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训练过程】
一、影片导入,创设情景:
多媒体展示《南京大屠杀》片断,让学生充分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主持人: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南京大屠杀》的片断,肯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吧?下面,请谈谈你的感受……
是啊,正因为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苦难,所以我们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一个健硕的身影拔地而起,右手握锤,高举过头,仿佛要猛力砸下;左手,挽一柄长剑,长长的剑身,被弯成一张犁,犁铧深深插进地面。那深邃的目光,仿佛在询问,询问世界,询问人类,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是啊,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人类经历了太多的战争,我们遭遇过太多的苦难。我们渴望耳畔永远歌声悠悠,我们渴望眼前永远绿杨依依,我们渴望永远的蓝天白云、朝晖夕阴…… 可是,我们的眼前还飘荡着阴云。刚刚逝去的那些日子,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海湾地区狼烟滚滚,平民百姓呻吟声声。回顾那并不遥远的痛苦,我们揪心,我们揪心,我们揪心!重温历史,相信,每一个人的血脉都喷涌着雷动的呐喊:和平──和平──和平!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高声呼唤: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板书课题)
二、写前指导:
1、初看以战争为话题的作文,似乎很难找到写该文章的切入点,我们应从哪方面着手写呢?(选材方面:写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的材料有:自己对战争的看法;描写战争的残酷,人民的灾难,表达自己反对战争的情怀、对和平的呼唤;记一次战争;采访与战争相关的人或物等。
2、我们怎样才能把这篇文章写好呢?(布局谋篇、立意方面:怎样写)
可能的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融合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倒叙的方法、书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怀等。
教师补充:这次作文,在写作时,首先要把握好思考、讨论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正确角度。战争固然是血腥的、冷冰冰的,但战争的发动者、交战的敌对双方、战争的受害者等等,可都是活生生的。因此,思考战争、评论战争选择的切入点要尽量小,切不可贪多、贪全,否则,写出的文章会流于空泛,无法表达出自己对战争的认识。特别要注意从人的角度去切入,去思考,这样的讨论和思考也才有意义、有价值的。这就是这次写作的第一个要求:清晰的表达自己对战争的认识和思考。
其次,要学会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支撑的事实材料。写文章最忌空洞无物[注: 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要让别人理解并接受自己的看法,不能单凭意气和声势,需要的是确凿无误的事实和入情入理[注: 入:合乎。合乎常情和道理。]的分析,从而避免文章的单薄。这是第二个写作的要求:条理清晰的表达自己的看法。第三个要求是:不少于600字。
三、自主写作:
学生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由立意,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来。
四、合作交流:
1、学生自评:“文章写得好不如改得好”,学生写完作文后,根据写作的要求,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
2、学生互评: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小组内学生根据写作要求互相交流批阅、点评。要求学生将所批阅的作文的优点、不足及改进的措施详细的写出来,并整理出小组内同学作文中优美的句子。最后,小组长综合同学意见,写好推荐评语,推荐出本组最优秀的文章。
3、师生共评:注意发现搜集写得不符合要求的文章,以备下一环节使用。
五 、出谋划策:
老师将发现的不符合写作要求的文章选1—2篇,针对写作要求,师生剖析互评,发现问题,以期引起学生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引导学生想点子,出主意,共同探讨如何使作文升格,达到优秀作文的等次。
六、反思提升:
学生反思本次作文的优缺点,老师总结:1、作文中运用生动细致的描写,可以让内容更具体,情节更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2、真正的文章不是硬做出来的,是心灵深处激发出来的。这就是说,它来源于对事物多方面的观察,多层次的理解,只有平时多学习,遇事多分析,养成对客观事物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发表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说理才有力,才能写出新意,写出真实的生活体验,这样才能让真情飞扬,让文章闪亮。
七、设计思路:
1、写前导入环节。用充满激情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视频,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想写。
2、写前指导环节。这一环节的设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经验自由选材、探讨写法,教师补充。
3、自主写作环节。这环节中,老师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老师不替学生拟作文题目,而只是划定一个范围,让学生自拟题目、自由选材、自由立意,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4、合作交流环节。先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再主动地与他人交换修改、互评作文,分享感受、交流心得、沟通见解。
5、出谋划策环节。对写的较差的学生作文(不指名),师生再作认真的评析,这就使评文更进了一步,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写作中的问题,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6、反思提升环节。让学生谈作文的得失,老师再进行总结,这就使这节课的写作目标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强化,使作文课上得扎实有效。
八、素材金库:
1、世纪遗产清单:
2、伊拉克战争引起广泛的思考和深刻的忧虑
3、美国出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4、爱因斯坦的《致后人书》
5、战争的罪恶
【佳作展示】
旁批:
给安南先生的一封信
尊敬的安南先生:
旁批:
1、用三国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战乱时期说起,并用事例和数字来震撼人心[注: 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
2、用整齐的句式,生动的语言道出千百年来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愿。
3、用近年来发生的战争,告诉人们一个严酷的现实:战争依然离我们太近了。
4、整齐的句式、质问的语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期盼。
5、强烈地呼吁,收束全文。两个感叹号发出最强音,感情达到高潮。
敬礼
评析:这篇文章由一幅伊拉克儿童祈祷和平的画面入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的情感,然后用一组数据来展示战争的危害之大,亮处自己的观点。主旨明确,思路清晰,前后衔接紧密。
难能可贵[注: 难能:极难做到。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的是,本文揭示了战争的结果是以无辜民众的牺牲来成就“英雄”的功名。历史事件烂熟在心,从古到今,从南到北,可谓是“海阔天空[注: 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纵横捭阖[注: 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从容自如”。句式工整,感情真挚而强烈,读罢热血沸腾[注: 比喻激情高涨。],余音回荡。
【简评】
1、用孩子对和平祈祷的画面,振聋发聩[注: 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2、罗列数据,鲜明地表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之多。
3、情真意切,强烈呼吁,表达心声。
和平的福音
2035年,在两个超级大国的核竞赛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华正义教授和他的助手韦维平,经过长期的研究,反复实验,成功地制造出一种能捕捉、销毁核弹头的装置——太空和平机器人。这一重大发明,振奋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也使两个核大国惊慌失措[注: 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恼羞成怒[注: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联合国为了庆祝这个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科研成果,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会上,各国代表一边通过接受器的显像屏幕,观看正在太空工作的机器人,一边听华正义教授演讲。他说:“事实已经证明,两个核大国决不会停止核军备竞赛。一旦核战争爆发,那整个文明世界、几十亿人民都将遭受到难以估量的灾难。事实证明,谈判、对话不过是核大国欺骗全世界人民的遮眼法。只有用科学的手段,研制出使核武器失效的新型的装置,才能使核霸王放弃核竞赛。”
华教授还简单介绍了他和助手发明太空机器人的过程和机器的工作效能。他说,磁能吸铁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从核反应中,找到了一种能吸引核弹头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经过光、电处理后,制成机器人,把它送入太空,像地球的卫星一样绕着地球运转,地球上哪个地方发射出核弹头,机器人就会立刻向发射体发出强烈的磁线,使核弹头内的物质磁化,因此核弹头就像一只驯服的小猫,被引导到机器人脚下,最后偎依在机器人的身旁,成为机器人的俘虏。被磁化的核弹头,就失去爆炸能力……
华教授的演讲刚刚结束,突然,显像屏幕上出现异常景象。机器人周围出现了几个船形飞行物体,在迅速地向机器人逼近。接着,几个飞行物体向机器人喷出火舌。各国代表见此情景,脸色骤变。而华教授只淡淡一笑。在烈火包围中的机器人,泰然自若[注: 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它似乎对那些气势汹汹[注: 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的飞行物体喷来的大火,不屑一顾[注: 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飞行物体见一招未奏效,马上掷出许多块状的物体,向机器人撞击。眼看就要撞上机器人,突然,那些块状物体像被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刹那间,纷纷向四周退去,终于不知去向[注: 向:方向。不知道哪里去了。]。那几只船形的飞行物也飞走了。
看着远去的船形飞行物,华正义教授轻蔑地说:“他们还妄想恢复他们的核霸权地位呢!”
原来,华教授早已料到两国会有这一招,预先给机器人穿上了保护衣,装上用于自卫的激光装置。代表们见机器人安然无恙[注: 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纷纷上前握住华教授的手,激动地说:“中国,真伟大!”
太空和平机器人——世界和平的捍卫者,就这样永远地制止了核战争的爆发。
简评:
本文作者巧妙地借助科学幻想的独特形式,表达了人类厌恶战争、期盼和平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融入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浓浓的爱国情愫。
文章针对目前威胁全人类生命安全的核问题,刻画了一位以天下为己任、富于正义感的科学家——华正义。他研制出了核武器的克星——太空机器人,终于制服了“核霸王”,为人类的和平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有趣的是,本文的作者还在文中设计了一个核大国想要破坏太空机器人、但终于可耻失败的情节,使整个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曲折,增强了文章的趣味和可读性,体现了作者构思的大胆和精巧。
我真想变成天使
我心中一直埋藏着一个纯洁的愿望——变成天使。天使的英文名为anger,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天使一向是以圣洁的人性魅力及幸运之神的姿态出现在人们心中。我以为天使是爱的象征,她的使命是为全世界带来和平,带来幸福。
我们的星球,从未有一天平静,战争的阴云、死亡的威胁如今依然存在。自从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成为以色列总理后,中东地区和平进程一再受阻,
巴以之间流血冲突不断,无辜的平民成了战争的牺牲品。美国总统布什上台后违背诺言,全然不顾世界各国及美国国内反对的呼声,执意要部署nmd。这一举动必然招致世界范围的新一轮军备竞赛。还有,1998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进行了长达74天灭绝人性[注: 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的轰炸……众多事实,不胜枚举[注: 胜: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世界人,我实在不愿看到冲突、流血、死亡,不愿看到我们的世界如此动荡。我急切地希望变成天使,头顶光环的天使,我要去造访沙龙,以上帝的名义与他谈判,让他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做什么。让他彻底觉醒自己已经残害了多少无辜生命,让他忏悔终身。我要去美国白宫与小布什会谈,让他从冷战思维中解脱,使他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使世界第一大强国为世界人民造福,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稳定,更加繁荣……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征服的旅程。如今全世界已被征服,人类文明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我们可以下深海潜水,上太空遨游,在世界每一个角落无不伸满了人类征服的触角。但是,我们的地球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看着地球母亲奄奄一息[注: 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地呼救,看着动植物伙伴一天天地灭绝,我的心在流血。难道人类文明的发展一定要以环境的恶化和其它生物的灭绝为代价吗?如果继续下去,绿色将不复存在,土地会被沙漠侵占,各种与人类相生相伴的动植物朋友也将永远逝去。到那时人类只能自食苦果,走向终极毁灭。我急切地希望变成天使,用真情用人性去唤醒人类的先知先觉[注: 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用母爱及温暖给即将逝去的动植物生存的力量,使它们顽强地活下去;用上帝的威严严惩那些残害生灵、破坏环境的杀手;用我的全部力量挽救人类,使大地永远郁郁葱葱[注: 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使天空永远纯净蔚蓝……
我急切地希望自己变成天使,用天使的舞蹈、天使的歌声使更多的人与我并肩,使大家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给人类带来幸福的天使……
在朦胧中,我觉得两肩上慢慢长出一对雪白的翅膀,身上穿上了同样雪白的长衣,头顶着金色闪闪的光环,向天空飞去……
简析:
“我真想变成天使”——一个多么善良而纯真的愿望啊!
在纯真的中学生眼里,伴随着鲜血和苦难的战争是丑恶的,也是凶残的。作者正是基于这一朴素的认识,因而才产生了变成“使命是为全世界带来和平,带来幸福”的天使。
文章对人类征服异族的历史进行了痛苦的反思,对战争的罪恶予以严厉的痛斥,表达了人们渴求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