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重点)
学习过程:
一.导课
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 干宝,字令升,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少勤学,博闻强记[注: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著有《搜神记》
2.课文背景:《搜神记》用意在于“发明神道之不诬”。书中宣扬鬼神迷信,因果报应[注: 因果:原因和结果。佛教迷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糟粕较多,但也保存了一些优美而有意义的传说和故事,是两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
二.自主学习:
1. 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
隰 啗 朝祭 婢子 啮 无相 缇萦 咋
耖 将犬 囷 斫 愍 髑髅 咤
2、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课下注释口译课文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译文,提出疑难
2.全班交流疑难问题,共同解决
3.小组出代表翻译课文,其它小组进行补充或修改
四.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含义
①、啗: 愍:
②、父母不听 终不听去
③、朝祭 : 气厉: 告请: 怀: 将犬 : 创: 疮: 土俗:
2.翻译下列语句:
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
土俗常惧
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
五.拓展延伸:
积累“勇敢”的名言
《李寄》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探究文章主旨(重点)
2.学习李寄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大智大勇,提高自己应对困难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导课
二.复习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含义
患: 诣: 悉: 犬就啮 咋: 无相: 庭:
2.句子翻译:
或与人梦,或下諭巫、祝,欲得啗童女年十二三者。
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
父母慈怜,终不听去。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请以“我心目中的李寄是个--------------的少年英 雄”说话,并从文中找出理由依据。
(围绕李寄的语言、动作描写及情节来分析)
2.为突出李寄的英雄形象,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3.学完本文,从李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盘点收获:
学完本文,你有哪些收获,请谈谈
(可从内容、写法等方面谈)
五.巩固练习:
1.本文写李寄-------------的英雄事迹,表现了李寄-------------------------的优秀品质。
2.同李寄相比,官吏却显得很懦弱凶残,本篇对官吏的这种描写有什么作用?
3.根据题意,按要求写出原文
①、李寄为杀蛇都做了哪些准备
②、描写大蛇外形的句子是--------------------------
③、最传神地表现出李寄自信从容的是哪句?
六.拓展提升:
1.李寄与区寄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又各有哪些特点。
2.每人搜集一个“智勇双全[注: 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1] [2] 下一页
的少年英雄事迹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