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学案
主备:贵中七年级语文孙变霞 审阅:七年级语文组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 准确把握阿长的形象, 学习文章围绕中心选材和详略得当的写法。(重点)
3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难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
二、明确目标:
三、预习检测:(相信自己,你就是课堂的主人!)
1.作者情况知多少:
2背景资料:
3.字词大闯关:
①给加粗字注音:
絮( )说 掳( )去 震悚( ) 惶( )急
疮( )疤( ) 孤孀( ) 诘( )问 惧惮( )
粗拙( ) 疏( )懒 霹( )雳( ) 骇( )
②解释词义:
惶急 :
惧惮:
渴慕:
霹雳:
③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四.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相信你一定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仔细阅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 文章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哪些事情?依课文记叙顺序列出。从事件中可看出 阿长是个怎样的人?( 温馨提示: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的阿长的形象特征,再总结归纳阿长的形象。)
2、 依照文中事件的次序,划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3.全文 抒发了作者对阿长怎样的感情?
五.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板演展示(我自信,我成功!)
六.盘点收获:
七.阅读提升:
阅读22-27段,回答下列问题:
1.买《山海经》一事的起因是什么?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她什么特点?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3、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4、“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中“神力”指代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写一两件事,尽可能写得真实、生动、传神。
阿长与《山海经》导案
贵中七年级语文孙变霞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 准确把握阿长的形象, 学习文章围绕中心选材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3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1.准确把握阿长的形象
2. 学习文章围绕中心选材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难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知识框架:
1.积累字词
2.写作时围绕中心选材组材并处理好详略得当的写法。
3.借鉴欲扬先抑的写法
4.线索的类型
问题预设:
通过自学能发现的问题:
1字词
2作者资料
3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作者开篇写了长妈妈的许多缺点,之后有说她有“伟大的神力”,用意何在?
2.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
教师需抛出的问题:”
[1] [2] 下一页
>1.文中出现两次“敬意”,哪一次“敬意”以严肃的眼光看是不合理的?
2.在本单元的两篇鲁迅作品中,作者对阿长的缺点及对先生的某种做法的风趣描述一一罗列,你觉得作者是在嘲笑他们吗?
需要研讨的问题:
本文篇幅长,教学点又多,又是比较探究课,对探究的问题该如何合理取舍?
教学策略:
1. 采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去感知文章内容,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人物阿长的形象,通过勾画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词语去感悟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历程。
2. 通过相关课文的比较,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从而掌握一定的比较阅读规律。
课后反思:
本节课意在采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去感知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主旨,学习并借鉴本文的写法。所以在问题设计上力求少而精,做到重难点突出。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初次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所以教师此时及时点拨讲解很重要,真正做到在难处解疑,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较成功。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