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教学设计
审阅:七年级语文组 主备:李红霞 孙变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3.领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预习导学
1.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61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注: 蒸蒸:一升、兴盛的样子。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
2. 作者简介:
郭风,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他的作品追求自然、本色、纯朴,具有更广阔的历史感和更深沉的哲理意蕴,体现了大家之风范。他的作品还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儿童文学作品奖,两次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并译成俄文在前苏联地区出版。出版有散文集《山溪和海岛》、《曙》、《唱吧山溪》、《英雄和花朵》、《开窗的人》、《晴窗小扎》、》以及《郭风散文选》等。另外著有散文诗集《叶笛集》、《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笙歌》、《小小的履印》等。
三、 整体感知文意。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玫瑰( ) 曙天( ) 吹拂( ) 哺育( )
舢板( ) 驳船( ) 堆栈( )
2、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3、再读课文,说说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