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见过蒲公英吧!那你能说一说蒲公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师出示图片(飞翔的蒲公英)
师(过渡语):是呀,这些种子成长以后就会离开赋予他们生命的妈妈向着自己的理想和希望而飞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单元希望,学习第一篇文章《会飞的蒲公英》。
二、新授
1、下面请同学们把书轻轻地翻开,让我们来自由地轻声地读这篇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回顾一下你预习的生字。
2、学习会认的生字。
(1)(过渡语):同学们都把字音读准了吗?我可要考考大家了。你知道这篇文章中要求会认的字有几个,都是谁?
(2)学习会认的字。
生:僻 师:偏僻的“僻”。
双眸的“眸”。(把字贴在黑板上)
师:僻 个字除了组偏僻以外还能组哪些词?
生:怪僻 孤僻 僻静 僻壤 僻陋
师:你能用你所组的词来说一句话吗?
师:文中用的是偏僻这个词,你能把文中的这句话站起来给大家念念吗?
生:回答略。
师:这里的偏僻是什么意思呢?
生:离城市或市中心远,交通很不方便的地方。妈妈是在告诉孩子,你要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于待在这偏僻的角落,要勇敢的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师(过渡语):仅 谁能组词?
生:仅仅 仅有 绝无仅有
师:挚 我们应注意它的读音,它是翘舌音,书中组的词是“”。
师: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母亲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你还能给他组什么词。
生:真挚 挚友 挚爱 恳挚
师:挚 是真诚的意思。
用 诚挚 真挚 挚友来造句。
师:会认的字还有一个“眸”。组词是 双眸 眸子。师指生眼睛。
(3)学习会写的字。
师(过渡语):会认的字同学们都记住了吗?
看看我们还有哪些是要求会写的,组词念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师: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我们就练习写一写,重点指导“镶、凝”。
师:这几个字的笔画都比较多,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生:不要把字写分家,要紧凑。
师:(板书)我们就来练习写“镶”这个字,一个金字旁要写得窄一些,右半部要紧凑一些。请同学们练习学两遍。
(4)再读课文。
师(过渡语):这回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你能正确、流利、快速的朗读课文吗?那就试试吧,看谁读的又快又好。(指名读)
(5)快速浏览课文,你能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在文中画出关键的词。
生:时间的顺序。
师: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生:童年、上小学了,考上了中学,几年之后,我上大学了,一年后我在大学里发表的文章。
师:同学们找得真好,文章的写作顺序就是作者的成长过程,在作者的成长过程中一定离不开妈妈地鼓励与支持,在童年时妈妈是如何鼓励作者的,谁能把课文的第(1——3)自然节给大家读一读。
师:在作者的童年,蒲公英在“我”和妈妈的眼里有什么不同?
生:在“我”的眼里蒲公英就是一个很普通的玩具,可是在妈妈的眼里蒲公英却是一个希望的种子。
师:妈妈在作者童年的时候就这样鼓励作者的,在“我”的每个年龄段妈妈都在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在鼓励着“我”,使“我”脚下的路越来越宽阔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下面的课文,看看作者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收到了妈妈什么样的礼物,在妈妈礼物的鼓励下,作者走的路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生:默读画句子。
师:不难看出作者收到的礼物都和蒲公英有关。
[1] [2] 下一页
师:是呀,在妈妈的鼓励下作者也如同那蒲公英一般越飞越高了,你能根据这些线索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师总结:这篇课文写了我在不同的时期,收到好多妈妈送给我的有关蒲公英的礼物,使我脚下的路越走越宽了。
结尾:质疑。
师:妈妈为什么会用蒲公英来对“我”进行教育,文中最后说这是每一个山里的母亲所期待的画面,每个山里的母亲所期待的画面是什么?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