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拾贝
课前准备
1、小组展示台
2、四面小红旗
一、背诵篇
1、《诗经 采薇》(10分)
2、《春夜喜雨》(10分)
3、《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10分)
4、《天净沙 秋》(10分)
5、《致老鼠》(20分)
6、《爸爸的鼾声》(20分)
7、歌颂母爱的诗(20分)
8、数字诗(20分)
9、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们学习了两首关于送别内容的古诗,它们是一个诗人写的,一首写诗人送好友的情景,一首写的是朋友送诗人的情景,请你把这两首古诗写下来(可以不写诗题) (20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
———————— ————————
———————— ————————
———————— ————————
二、归类篇
1、春夏秋冬各一句(40分)
2、节日诗:除夕、清明、重阳节、七夕各一句(40分)
3、送别诗四句(40分)
4、写“月”的诗句两句(20分)
5、劝人学习的诗句两句(20分)
6、思乡的诗句两句(20分)
7、数字诗句,从“一”到“万” (40分)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8、写“山”的诗句:庐山、泰山、敬亭山、天门山各一句(40分)
不识庐山真面目[注: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9、写“水”的诗句:西湖、长江、洞庭湖、黄河各一句(40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三、活用篇
1、王老师在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注: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2、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注: 当事人被碰到的问题搞糊涂了,旁边观看的人却看得很清楚。]”。宋代诗人( 苏轼 )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3、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词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含蓄的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注: 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之情;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 ( 桃花潭水[注: 比喻友情深厚。]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高适在《别董大》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来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注: 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注: 形容距离很近。]。
[1] [2] [3] 下一页
4、《出塞》一诗中(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注: 征:远行。上万里路的远行。形容极摇远的征程。]人未还 )两句的意思是:这明月就是秦汉时疆边战士仰望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戊边战士守卫的边关,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注: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还没能回到家乡。
5、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报答得了母亲的爱呢?这使我们想起了两句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6、a.赞颂教师献身精神,可以引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b.某同学不珍惜光阴,可以劝诫他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c.朋友与你分别去远方,赠他一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d.看见黄河水奔流不息,气势壮观,想起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e.
7、古代诗人和好朋友分离,依依不舍,他们会用诗句表达和朋友之间的友情。有的以目相送,如(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有的以酒相送,如(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有的以歌相送,如 (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还有的以话相送,如“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
8、诗中有很多蕴含哲理的诗句,请你说出两句。(《题西林壁》四句)
9、湖边的柳树亭亭玉立[注: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宝石,柳枝低眉顺眼[注: 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此景真可谓是“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四、其它篇
1、仿照例子写句子:
花儿是春天的诺言,潮汛是大海的诺言,远方是道路的诺言。
( 炎热 )是( 夏天)的诺言,( 白雪 )是(冬天 ) 的诺言。
2、仿写句子:如果你是大树,就留下一片绿荫。
如果你是小草,就 ( 留下一片碧绿 ) 。
如果你是( 花朵 ) ,就 ( 留下一片 芳香 ) 。
3、 感谢
感谢父母,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
感谢老师,给了我关爱和启发!
感谢朋友,伴我一起快乐成长!
感谢生活中的每一缕阳光,
感谢生活中的每一滴清泉,
感谢前进中的每一个微笑,
感谢逆境中的每一声问候,
……
甚至,
我还要感谢生活中的许多挫折。
让我懂得了什么叫-----
坚强。
感谢生活,感谢爱!
感谢给了我帮助的一切!
4、“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这副对联赞颂的是唐代诗人( 李白 ),请你写出这位诗人的两句送别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5、下面成语中,各藏有一位诗人的姓名,请你找出来。
(1)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一孔之见[注: 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冰雪消融 ( 孔融 )
(2)张冠李戴[注: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山清水秀[注: 形容风景优美。] 心照不宣[注: 照:知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 李清照 )
(3)瓜田李下[注: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白璧微瑕[注: 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 李白 )
(4)坚贞不屈[注: 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星火燎原[注: 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 ( 屈原 )
(5)高瞻远瞩[注: 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无所适从[注: 适:归向;从:跟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 高适 )
6、下列的诗词表达的节令依次是( c )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注: 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 ①春节 ②中秋节 ③端午节 ④除夕
b ①元宵节 ②中秋节 ③清明节 ④元旦
c ①元宵节 ②七夕 ③重阳节 ④除夕
d ①元旦 ②七夕 ③重阳节 ④元宵节
7、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请从下面几个事物中选择三个写诗句。
a庐山 b柳树 c小草 d春雨 e西湖 f梅花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8、读下面小故事,完成文后习题。
用菜作诗
我国古时有位名厨学识渊博,很有才华,经他烹调的菜肴无不冠以唐诗为名,大家都称他为‘厨诗’。有位秀才自恃才高,他不服气这位‘厨诗’,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诗’欣然接受。 筵席办好了。第一道菜是两个煮熟的鸡蛋中剥出的两只圆圆的蛋黄,加调料清蒸后,点缀着几根嫩嫩的青菜,放在碗中,题诗一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 , 第二道菜是把熟蛋白切成丝,下面垫着一片青菜叶子,排成一队形,放在瓷盆里。诗曰:(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第三道菜是素炒蛋白丝一撮,将蛋白精切成细丝如鹅毛,放入盆中,吟诗一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 ) , 第四道菜是一碗佐味的清汤,上面飘浮着几片蛋壳,吟诗云:( 门泊东吴万里船 ) 。
(1)、你知道这四道菜分别表示哪句诗吗?
(2)、这四道菜按序摆好,四句诗逐一联缀。合起来就是( 唐 )代大诗人(杜甫 ) 的 ( 绝句 ) 。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