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剥削、兴旺、乱蓬蓬”等词语。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注: 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轻于鸿毛[注: 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精兵简政[注: 精减人员,缩减机构。]”、”死得其所[注: 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课文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难点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1、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注: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注: 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陈地。形容作战勇猛。]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板书课题)
2、围绕题目质疑。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一)出示“自习提示”:
1、读至少两遍课文,达到正确通顺。
2、划出文中生字词,标段。
3、阅读“资料袋”。
4、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一”,在课堂笔记本上写一写。
(二)自学。
(三)小组交流预习情况。
1、四号种子读生字词。
2、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
3、互相质疑、解疑。
4、小组交流课后练习一,要求各组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从各组抽代表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准确,读通顺。
2、小组代表汇报课后练习一交流情况,相机点拨学生列出课文的写作思路。
3、质疑,解疑。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 用“鼎“字组成语,不少于三个。
2、指导“鼎“的书写笔顺
3、读《同步拓展阅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一)、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前四个自然段,来看每个自然段的“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第1自然段
(1)读第1自然段,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说说您的理解和体会。
(2)联系上下文解释“完全”、“彻底”
(3)背诵这段。
2、第2自然段。
(1)读第2自然段,理解司马迁的话。(译成现代文)
(2)结合本组课文和看过的资料,举例说说你对司马迁的这句话的理解。
(3)背诵这段。
3、第3自然段。
(1)读第3自然段,完成课后“练习3”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精兵简政”
[1] [2] 下一页
的意思。
(3)背诵这段。
4、第4自然段。
(1)读第4自然段,理解“死得其所”。
(2)理一理这段讲了几层意思?
(3)背诵这段。
(二)、根据“自学提示”的要求,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分工,一人选一个自然段按要求自学,等会儿代表小组汇报,老师将根据小组的发言率和正确率,评出优秀小组奖“星”。
1、小组分工,由四号种子开始选。(1分钟)
2、按要求自学(10分钟)
3、小组合作交流(5分钟)
在小组内交流,把学习结果讲给组员听,不懂的也可向组员请教,共同解决。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汇报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情况(对照“自学提示”)
重点点拨:
“完全”“彻底”在文中的意思,进而理解这段话的中心意思。
2、汇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情况。
重点点拨:
(1)“固”“或”“于”“鸿毛”的意思,相机批注司马迁的话的意思。
(2)举例谈理解。
(3)背诵。
3、汇报交流第三自然段学习情况。
重点点拨:
第一句意思是我们欢迎批评;第二句意思是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和第四句意思是只要你说的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纳。这几句意思层层递进。
4、汇报第四自然段学习情况。
重点点拨:
这段的几层意思及其中关系。
5、总结全文。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 自由练习背课文。
2、 检查背诵情况。
板书设计:
12、为人民服务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提出观点)
死得比泰山还重
为了人民的利益 欢迎批评,改正错误 (论证观点)
怕困难,团结互助
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要开追悼会 (发出号召)
教学反思
鉴于《为人民服务》一课知识点极多,而我既不想串讲课文,又不想领着学生如游览一样在众多知识点中走马观灯,思考再三决定尝试给每自然段列出“自学提示”,小组内每个学生各选一个自然段自学,然后代表小组进行汇报。以此“逼”每个孩子积极去学,不能有半点马虎。之后再小组交流,互相兵教兵,以使每个孩子都能学会——非我教会。
今天这样上下来,果然不出我所料,每个孩子都投入紧张地学习当中。有的实在解决不了的忙着查资料,有的忙着背诵,没有谁不拼命按提示去学,偶尔有谁稍有松懈,立刻有小组组员提醒。
全班交流时,孩子们争先恐后[注: 抢着向前,唯恐落后。]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我则相机点拨,引导孩子们在书上批注重点,感觉轻松自在——孩子们基本上都学会了,讲明白了,我只是偶尔插几句,怎能不轻松呢?更让我欣慰的是每段我都要求背下来,而大多数小组的代表均能背下来,即使是学困生。
牛刀小试[注: 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初露锋芒[注: 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总结一下,亮点有四:
一、“自学提示”极富操作性,甚至自学时间我都规定到位,便于学生合理安排,不敢有一丝懈怠。
二、因为一个人学一段要代表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所以每个孩子都“被迫”积极举手发言,唯恐让其他小组抢了先去。不甘落后,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瞬间形成。
三、这课的两个课时我都在课后及时总结表现优秀的小组奖励“星”,并且详述理由,给了一部分小组充分的肯定,也为其他组指明了方向。
四、“小组分工学习”的形式使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任务,都有各自的责任,真正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