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 读读记记“含糊”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 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难点:理解 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生字,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顺序。
学习过程:
一、 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1. 每当清明节时,我们都要祭奠过世的亲人,缅怀离世的朋友。但我们更应该想起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板书课题)
2. 围绕题目质疑。
二、 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 出示自学提示:
① 读第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划出生词。
② 读第二遍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什么?
③ 读第三遍课文,理清思路。
2. 自学。
3. 分组交流自学情况。
交流划出的生词;交流课文主要内容;交流课文的思路。交流时,4号同学发言,2.3号同学补充,1同学总结发言。
三、 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 检查读文情况。
2. 叙述课文主要内容。
3. 说一说课文的思路。
四、 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 听写生词。
2. 同步阅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品词断句,感悟革命者的形象。
学习过程:
一、 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1. 我们跟着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回忆了父亲在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表现,李大钊同志入狱后,备受酷刑,但他始终视死如归[注: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大义凛然[注: 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2. 质疑:默读课文,有什么其他问题?
二、 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划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
2. 自学。
3. 小组交流。
三、 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重点点拨:
1. 被捕前:
[1] [2] 下一页
①“局势越来越严重……不再说什么了。”
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
②“那年春天……整理书籍和文件”
父亲为什么而忙碌?
③填空:被捕前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
④ 指导朗读
2. 被捕时。
① 读议句子
“父亲不慌不忙……就向外走。”
“父亲保持着……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② 填空:
被捕时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
③ 分角色朗读。
3. 法庭上
重点品析“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① 从“安定”“沉着”两个词你能感受到什么?
② 为什么“安定”“沉着”?
③ 填空:
法庭上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
④ 指导朗读。
四、 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仿照例子,写一段话。
例: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抓住人物特点,写一个人的外貌)
板书设计:
十六年前的记忆
被捕前
被捕时 忠于革命事业
法庭上
教学反思:
这节课能够在安排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收获的交流,培养学生自学意识和能力。小组交流中,引导4好同学发言,2.3好做补充,1号做总结发言,课堂上做到了面向全体,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了情感熏陶。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