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论语》十则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建议安排2课时)
[学法导引]
《<论语>十则》整篇都是人生格言, 或谈求知态度, 或谈学习方法, 或谈修身做人, 都给人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其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等都是妇孺皆知[注: 孺:小孩。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的修身养性的名句。
学习本文首先要会读会写“愠,罔,殆,哉,悦”等生字,能理解并运用“温故知新[注: 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三省吾身、死而后已[注: 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任重道远[注: 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成语;其次要了解并记住文言文中常出现的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还要能区别、熟记文中谈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的不同语句,并联系实际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典题例析]
例题: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a、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怒惧) 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b、吾日三省吾身(反省) 是知也(这)
c、诲女知之乎(通“汝”,你) 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d、为人谋而不忠乎(办事)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相信)
解析:此题考常用实词、虚词的含义的理解分析,属小综合题。
参考答案:d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填空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论语( ) 吾日三省吾身( ) 诲女知之乎!( )
诲女知之乎!( ) 不亦说乎( ) 殆( )
人不知而不yun( )
2、在括号中解释加点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词语。
(1)温故知新( )_____________ __
(2)见贤思齐[注: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______________ _
(3)任重道远( )____________ ___
(4)三人行,必有我师( )____________ ___
(5)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 _
(6)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 _
(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 _________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 ________
二、选择题。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a、学而时习之[注: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 ) b、人不知而不愠 ( )
c、思而不学则殆 ( ) d、择其善者而从之 ( )
5、下列对《〈论语〉十则》中句子(谈学习方法与谈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注: 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1)(2)(3)/(4) b、(2)(3)/(1)(4)
c、(2)(3)/(1)(4) d、(1)(3)/(2)(4)
6、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c、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
(2)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a、选择其中善良的跟随他,其中部善良的让他改正。
b、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c、看到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让他们改正。
d、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训练二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岂不善者而改之。”
1、以上这几句语录选自《 》,这本书是记录_______________ 的书。这本书是 ____________家的经典著作,与《 》、《 》、《 》
合称“四书”。
2、从这句语录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_______________“学习”与“思考”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 3、从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这种观点是否与第5条语录的观点相矛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从这几条语录看,孔子认为,一个人可以所有人那里学到东西,因为如果别人比自己优秀,那么 _______________;如果别人有缺点,那么_______ ____ ____
5、以上五条语录中,现在仍有生命力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衰,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 “何为不去也?”曰:“无苟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苟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
[注释] 式同“轼”,车前的横木。这里理解为“凭着轼”(表敬意)。 壹似:很像。
舅:公爹。古时候女子称丈夫的父亲。 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孔子过泰山侧( ) (2)夫子式而听之( )
(3)然( ) (4)昔者吾舅死于虎( )
(5)何为不去也( (6)小子识之( )
8、“小子识之”的“识”应读为 _________
9、“式而听之”中的“而”表示 ( a、顺接 b、转接 )
10、文中的“夫子”指的是 ____________
11、妇人当时在墓前哭的是 ___________
12、妇人的丈夫儿子因何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
13、“而曰”前省略了主语,如果补出来,应该是__ _____________。
14、文中哪句话可做本文的主题?请翻译这句话。
三、请仿照例句,根据提示,写出成语。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注: 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最荒凉的地方----荒无人烟[注: 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最悬殊的区别---- 最反常的气候----
最昂贵的稿费---- 最难做的饭----
最短的季节---- 最绝望的前途----
最高的巨人---- 最长的脚----
最难走的路---- 最大的地方----
【探索时空】
[热点话题]
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你的理想是什么?同学们畅所欲言[注: 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生a:我的理想是当科学家,探索太空造福人类。
生b:我的理想是像老师一样,长大也当老师。
生c:我的理想是彩票中大奖,买一座带游泳池的大大的房子,一辆豪华轿车。
生d:我的理想是现在认真读书,先考上好的高中,再考上好的大学,最终的理想等考上大学以后再来确定。
……
对于他们的说法,你有什么意见?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理想?青少年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请结合第二单元的学习谈谈你的看法。
[研究与思考]
1、《人生寓言》中,王子的经历告诉我们,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理想》这首诗也反复强调:“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有一首流行甚广的歌词唱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些都说明了,实现理想要经过许多艰难的曲折。请联系你身边的生活或查书、上网,找出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证明“实现理想要经过许多艰难曲折”的观点。
2、品读下面的语句,用一两句话写出你读后的感受。
(1) 理想是世界的主宰(霍桑)
答:
(2)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的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答:
(3) 有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根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注: 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塞涅卡)
答:
(4) 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没有目标(蒙田)
答:
《〈论语〉十则》训练一
1—2、(略) 3、a 4、abba 5、d 6、(1)b (2) d、
《〈论语〉十则》训练二
一、1、论语 孔子及弟子的言行 儒 孟子 大学 中庸 2、不断学习、复习 相辅相承 辩证统一的。3、温故知新 经常学习的人 不会矛盾 只要虚心学到处都有老师。 4、学习他优点 自己也有的就反省自己。5、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6、略 二、7、(1)经过(2)它,指哭声(3)是的(4)在(5)离开(6)记住 8、zhi 9、(a)10、孔子11、丈夫的父亲 12、老虎很凶猛 13、妇人14、苛政猛于虎[注: 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也 。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猛啊。三、(略)
徐加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