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明达中学第5周复习教学案
初三语文 主备人:
课题《〈梦溪笔谈二则 〉》 第 1 课时 (总 课时)
学习目的:1、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2、学习常见的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1、 学习常见的文言词语 2、 古代的科学成就对我们的启发
知识回顾
1、通假字
土人谓之傍不肯 傍同旁,旁边 人皆伏其精练 伏同服,佩服
2、古今异义
方为秋田之害 方:正当,正在;今义指地方 岁以大穰 岁:名词,年成;今义指年龄
匠师云:云:说,动词;今义指年龄 但逐层布板讫 但,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匠师如其言 如:动词,遵照;今义通常是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
3、一词多义
方: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方:古代称面积的用语,方七百里即纵横七百里)
方为秋田之害(方,正当,正在。副词)
之:方为秋田之害(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则以钳搏之(则,连词,相当于就)
尽:旬日子方皆尽(尽:完,没有了) 触草木,尽死(尽,全,都)
岁:岁以大穰(岁:年成,年景,收成) 岁赋其二(岁:年)
患:患其塔动(患:担心)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患:忧患,祸害)
布:臣本布衣(布:麻布) 未布瓦(布,铺,排)
履:郑人买履[注: 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履:鞋子) 人履其板(履:鞋子)
自: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自:自己 有朋自远方 自:从
自非亭午夜分自:假如(常与非连用) 自不能动 自:自然,当然
持:六幕相持 持:支撑 驰担持刀 持:拿起
盖:盖以诱敌 盖:原来 盖钉板上下弥束 盖:因为,连词
如:故如此 故:因此,所以 问其故 故:原因
故人具鸡黍 故:旧,原来的
4、词类活用 匠师如其言 (如,连词用做动词,遵照)
5、文言句式 贻以金钗(倒装) 而动如初(倒装)
6、整体感知
《以虫治虫》全文共70字,首先说明虫害发生的年代、季节和范围,接着写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注: 应:顺应;运:原指天命,泛指时机。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灭尽子方虫,使庄稼大丰收。
《梵天寺木塔》全文130字,讲了建木塔过程种塔身不稳定,工匠难以解决,密使妻子通过喻皓妻子向喻皓请教,最终解决了问题。文字虽少,但叙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生动。
一.基础积累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其喙( )大穰( ) 梵( )天寺 贻( )胠箧( )( )履(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含义
庆州界生子方虫:( ) 悉为两段( ) 千万蔽地 ( )
故如此( ) 贻以金钗( )旧曾有之( )
岁以大穰( ) 患其塔动?( ) 人履其板( )
3.解释下列加粗的虚词的意思或用法。
(1)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其: (2)岁以大穰? 以:
(3)以钳搏之? 以: (4)乃以瓦布之? 乃:
(5)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而: (6)盖钉板上下弥束? 盖:
4.请对下列句中的“之”的意思或用法加以归类。
a.方为秋田之害 b.则以钳搏之 c.其虫旧曾有之 d.问塔动之因
e.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f.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1)代词,代物: (2)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3)语气词,无实在意思:
二.阅读理解。 (一)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以虫治虫》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浙江钱塘人,________代作家。该书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的_____ ___成就,英国的 称其为 。
2.填空(用原句填写)。文章一开始就用一个“ ”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注: 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用 “ ”说明为数众多,用“ ”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大。最后用“ ”的结果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3.设想一下,如果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发生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岁以大穰”的原因什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请你谈谈目前我国农村农业生产上的害虫防治存在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下一页
____________ _
(二) 钱氏据两浙时,……人皆伏其精练。
1.概括这一段文字三层大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钱帅登之( ) ②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
③匠师如其言( ) ④此易耳( )
3.用“‖”为下列语句断句(只划一处)
盖 钉 板 上 下 弥 束
4.选文中,“密使其妻”字出了道匠师怎样的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