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
2、学习独立阅读、整体感知,按时间的推移,讲述过大年的火热景象。
3、品读群众语言,体味浓郁的乡土情。
学习重点:
理清思路,复述过年的火热景象。
学习难点:
品读群众语言蕴涵的浓郁乡土风情。
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我们中国什么节日过的最喜庆?过的最火热?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注: 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著名作家刘绍棠人到暮年,又写了篇饶有风趣[注: 很有风趣。]的《本命年的回想》,我们希望通过《本命年的回想》这篇课文的学习,除了品读作家笔下鲜明的地方特色,浓郁乡土风情外,更由此引申开去,让同学们走进历史的长河,对中国最传统、最民俗的节日,有深入的了解,由此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板题,并指出简介作者。
三、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要求
1、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并靠工具书解决。
2、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测:
1、注音
捅 灶膛 烙饼 簸箕 大吃大嚼 口舌生疮
玉米糁 涿州 鬏 渍 抠 黏 鬼崇 阖家
2、本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议: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2、作者回忆了过年的哪些事?请大家将每件事都用简洁、准确词语概括出来。
3、找出每件事之间的过渡句,并指出这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4、作者在回忆过年的往事时,字里行间[注: 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融入了什么样的情感?
5、作者运用丰富的群众语言,把过年的生活情景勾勒得生动传神,体现了春节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如“红火……年根”,请再找些类似的词语或语句。
六、解:
请你当小老师帮助周围的同学解决以上没有弄懂的问题。
七、悟: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几十年前过春节和今天我们过春节有什么不同?
2、为了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你们又许下了怎样的人生夙愿。
3、总结中心。
板书设计: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过年的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火热 ⑤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 热爱生活,纯真可爱
景象 ⑦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