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成语》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成语是中华文库的瑰宝、汉语言的菁华在小学阶段成语呈现的形式多样、内容分散,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学习成语的方法,提高恰当运用成语的能力,也为了帮助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语言,提高文学素养奠定基础,我整合了小学阶段所有的成语内容,准备了这样一节网络环境下的成语专题教学研究课——《魅力成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积累成语的方法,培养学生恰当运用成语的能力
难点:是恰当地运用成语,体会成语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探寻成语的意义、历史及主要来源
2、复习巩固小学阶段所学的成语,梳理学习、积累成语的方法和培养学生恰当运用成语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成语词库”及“成语乐园”游戏,帮助学生复习小学阶段学过的成语,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积累成语的方法
2、借助网络平台在线多种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学会恰当地运用成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了解成语是中华文库中的瑰宝,汉语言的菁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尽管在小学阶段他们通过不同的版块陆陆续续地学习了近600个成语,但是各年级教材中,成语呈现的内容比较分散,学生又缺乏系统归类的能力,因而学生脑海中积淀的成语也是杂乱无序的,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积累、运用成语,这节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成语专题学习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设计理念】
1、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实效
网络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小学阶段的成语词库,使教材内容系统化、直观化,有利于学生高效、便捷地复习巩固已学成语
2、创设游戏情境——寓教于乐
“成语乐园”是一个暗含多种学习、积累成语方法的游戏版块,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游戏氛围中,通过自主探究,有效地巩固并梳理了积累成语的各种好方法
3、再现生活场景——学以致用[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学习语言重在应用,本节课我利用信息技术再现了大量的生活场景,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内化输出,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教学准备】
编写适合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的成语教材,搜集网络资源,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娱乐在线
1、教师深情描述中华成语
2、欣赏相声《成语新篇》选段,思考:我们从中有哪些收获?
3、引导交流:你了解成语的哪些相关知识,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4、小结过渡
(设计思路: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导入部分带领学生从听看成语相声入手,以活泼幽默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研究成语的欲望,还能引导学生避免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褒贬不分、望文生义[注: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张冠李戴[注: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等现象)
二)成语词库 1、展示“成语词库”回顾小学阶段已学成语
2、引导交流:
·看到这些成语,你有什么感受?
·快速浏览成语词库,自由介绍记忆方法
·回顾小学阶段语文课本中,成语的呈现形式
3、教师小结过渡
(设计思路:古人云:“不积硅步无以成千里,不择细流无以成江海”在成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引导学生乐于积累为了更大限度的唤起学生的回忆,也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更有效的积累成语,整理制作这个小学阶段的成语词库便显得极有必要)
二、自主探究
一)追根溯源
1、学生阅读资料,听看故事,赏读古诗,了解成语的意义、历史及主要来源
2、引导交流、评议
3、教师小结、揭题
(设计思路:摒弃教师枯燥的讲解,从阅读资料,听看成语故事及赏读含有成语出处的古诗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成语的意义、悠久历史及主要来源)
二)成语乐园
1、学生进入“成语乐园”, 自由浏览、操练,思考:在游戏中,你还能发现哪些积累、学习成语的好方法?
★ 精挑细选
①比喻在一起吃喝玩乐,不务正业[注: 务:从事。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朋友的成语是:
a 牛鬼蛇神[注: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b 狐朋狗友[注: 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c 狐群狗党[注: 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d 牛头马面[注: 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②形容威武雄壮的活跃姿态的成语是:
a中原逐鹿[注: 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b龙飞凤舞[注: 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c龙腾虎跃[注: 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d生龙活虎
③比喻用差的东西连接在好的东西之后的成语是:
a 狗尾续貂[注: 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b 虎头蛇尾[注: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c 画蛇添足[注: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d 鸡口牛后
④形容健壮憨厚样子的成语是:
a 虎背熊腰[注: 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b 呆若木鸡[注: 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c 生龙活虎 d 虎头虎脑
⑤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的成语是:
a 狗仗人势[注: 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b 鸡犬升天[注: 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c 狐假虎威[注: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d 为虎作伥
⑥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1] [2] [3] 下一页
的成语是:
a 杯弓蛇影[注: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b 惊弓之鸟[注: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c 兔死狐悲[注: 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d 谈虎色变
⑦比喻图眼前小利而损害了长远根本利益的是:
a 杀鸡取蛋 b 鼠目寸光[注: 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c 鼠腹鸡肠[注: 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d 守株待兔
⑧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的是:
a 卸磨杀驴[注: 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b 兔死狗烹[注: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c 藏弓烹狗[注: 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d 杀鸡取蛋
★ 联联相对
上联:君子一言 千里之行 万事俱备 一波未平 百尺竿头 一夫当关 下联:
链接:
三字成语 五字成语 六字成语 七字成语
安乐窝[注: 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一去不复返[注: 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百闻不如一见[注: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东道主[注: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十万八千里[注: 形容相距极远。] 风马牛不相及[注: 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一寸光阴一寸金
恶作剧[注: 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世上无难事 不问青红皂白[注: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心有余而力不足
耳旁风 下笔如有神 百思不得其解 三人行必有我师
想当然[注: 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 日久见人心[注: 日子长了,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为人怎样。] 有眼不识泰山[注: 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心有灵犀一点通
…… …… …… ……
★ 百发百中
最长的时间 最高明的医术
最快的流水 最遥远的地方
最短的季节 最昂贵的稿费
★ 对号入座
文与可 王羲之 蔺相如 刘备 勾践 廉颇
完壁归赵( ) 入木三分[注: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 胸有成竹[注: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
卧薪尝胆[注: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 负荆请罪[注: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 三顾茅庐[注: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
★ 字正腔圆:借助课件正确地朗读成语
一暴十寒 大腹便便[注: 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心宽体胖[注: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风靡一时[注: 风靡:草木随风倒下,引伸为很风行。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象风吹倒草木一样。] 同仇敌忾[注: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参差不齐[注: 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呼天抢地[注: 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飞来横祸[注: 意外的灾祸。] 窗明几净[注: 几:小桌。形容房间干净明亮。] 惟妙惟肖
★ 火眼金睛[注: 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借助课件正确地书写成语
甘败下风[注: 甘:情愿,乐意;下风:风向的下方。对人自认不如,真心佩服。] 一愁莫展 天翻地复 迫不急待 一如继往
不落巢臼 出奇不意 走头无路 世外桃园 再接再励
★ 分门别类[注: 分、别:分辨、区别;门:一般事物的分类;类: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把一些事物按照特性和特征分别归入各种门类。]:借助成语词典给成语分类
美轮美奂[注: 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同舟共济[注: 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草木皆兵[注: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众志成城[注: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古色古香[注: 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学而不厌
专心致志[注: 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风声鹤唳 博览群书[注: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雕梁画栋[注: 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百战百胜[注: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同心协力[注: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成语接龙:任选一个成语续接,有困难可以点击成语寻求帮助
专心致志——
爱不释手[注: 释:放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百花齐放[注: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生龙活虎——
2、引导交流:你从游戏中对积累、学习成语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3、教师小结过渡
(设计思路:成语言简意赅[注: 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寓意深刻,教学时可以摒弃单一的熟读、理解、记忆、巩固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在形式多样的教学中完成学习、积累、运用成语的任务,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以游戏及各种形式的训练,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小学阶段学过的成语,并学会积累成语的方法同时使成语教学过程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还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由于不理解成语而造成的诸多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成语时切不可望文生义,使用时更不能张冠李戴)
三、学以致用
一) 各抒己见[注: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1、请认真朗读这首小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毕 业 离 歌
毕业,像一个渐行渐近的句号,
背负着我们六年的 ,
悄无声息地靠近
蓦然回首,
件件往事 ;
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可曾记得:
教室里,我们 ;
操场上,我们 ;
郊游途中,我们 ; 一串串,
一幕幕,
说不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抹不去,
即使泪水爬满脸颊,
我们依然能够笑面如花,
挥挥手,
又满怀信心地踏上青春之路
2、引导交流反馈
3、教师小结过渡
二) 情景再现
1、学生自主挑选一个最感兴趣的视频内容观看,把你想到的成语记下来
2、学生交流所看的视频及想到的成语,教师播放视频,评议
3、引导思考:用含有成语的句段来描述你刚才的所看、所听、所想
4、学生交流语段,评议
5、教师小结过渡
(设计思路:成语教学最大的成功是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因此在这个环节中,通过任务驱动,首先为学生提供了文本式的语言素材,鼓励学生在既定的语言环境中各抒己见,运用不同的成语丰富语言素材其次,情景再现这一版块,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场景视频,如自然风光、抗震救灾等,引起学生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和内心感触,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使其积累的成语得以灵活运用最后,在教师的再次引导下,学生将刚刚想到的成语,连词成段,形成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语言片段这一环节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恰当地运用成语,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感受到了中华成语的魅力)
四、拓展链接
1、展示拓展链接部分,引导学生课下多途径的学习成语、积累成语、运用成语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
(设计思路:成语教学似轻实重、似易实难,它重在运用和积累然而,靠教材中仅有的成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相关网络资源,了解中国的成语文化,并融之在自己的日常运用中这样,中国的成语文化才能得以流传)
五、板书设计:
魅力成语
历史悠久 来源广泛
日积月累[注: 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学以致用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