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学案教师版
[标签: ]
内容预览:
一、学习目标1、学习积累有关文言知识;2、诵读感受赋的文体特征;3、理解作者借古讽今[注: 借评论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现实。]的深意。 二、背景资料1、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中唐名相杜佑之孙,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擅长文赋,代表作《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看到唐帝国种种内忧外患[注: 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平时读书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上李中丞书》),又曾为《孙子》十三篇作注。在文学创作上,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2、阿房宫,秦宫名。秦统一六国后,“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于公元前212年,发徒卒七十余万人,在渭水南面营造阿房宫,“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史记·秦始皇本纪》)。宫未建成,秦朝灭亡。阿房,犹言近旁,“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旁”;也有说因其形“四阿房广”(言四角有曲檐)而得名。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唐敬宗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3、关于赋,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认为:“赋者,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铺采摛文”就是铺陈文采辞藻,极力渲染夸张,“体物写志”相当于咏物说理,即通过描写来寄予作者的讽喻之意,一般认为“写志”是立赋的根本。 点击下载本文件……
作文专题
相关作文
服务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