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四人谈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中学部)李忠明
内容简析
《〈雪〉四人谈》中四位作家分别从文风、谋篇、感情、想像等角度鉴赏《雪》这篇散文诗,从而表达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创意说明
文学评论的教学,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看书,总结出写作文学评论的一般方法,掌握鉴赏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语言特色等原则与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写一些简单的文学评论。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理解文学评论的写法。
2、引导学生理解四位作家、学者谈鲁迅先生的《雪》,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大一致的地方,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其间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法最好让学生自行阅读和归纳,老师作若干订正、补充和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话的内涵,从而知道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这是每个人个性不同所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作家的简介。
◆学生准备
课前充分阅读这四篇课文。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激
情
·
导
入
我们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与理解。对于《雪》这篇文章,四个作家有四种不同的理解与感受。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这四种看法与观点。
聆听
示
范
学
习
1
教师范读第一篇文学评论:读《雪》需要联想(节选)——王蒙。
聆听
2
花10分钟思考讨论:这篇文学评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强调指出,
思考、交流
3
本文说《雪》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明确】文章中认为《雪》主要是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兴就是联想。
思考、交流
4
联想是本文的主要表现手法,那么联想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呢?
【点拨】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好文章离不开联想。有了联想,就可以把世间万物联系起来,从而使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文章的内容更充实,构思更精巧,语言更生动。思想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思想情感来源于生活与作者心灵的碰撞,而使生活与作者心灵连通的桥梁正是联想,所以,缺乏联想,就很难产生思想情感;联想丰富,思想情感就丰富。联想是思想情感的引发器。
联想丰富,语言就丰富,就生动,就富于表现力。我们的作文离不开联想,但联想是建立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积累,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认识,积累知识,积累语言,这样联想的翅膀才能飞得高,飞得远,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
思考、聆听、讨论、交流
引
导
自
学
1
请同学范读文学评论《简洁清纯的〈雪〉》。
其他学生听范读
2
花10分钟讨论:作者认为《雪》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雪》最主要的特点是层次丰富,视角独特,在写景的文章中渗进了某种强烈的情绪。
思考、讨论、交流
3
说说下面的一句话的含义:
写江南的雪景,写孩子们的嬉闹时,作家轻松而愉快,甚至想象蜜蜂们在田野中采冬化,嗡嗡地闹着;写北国的雪、北国的旷野时,作家满腔的悲壮与沉郁,如同在书写一阕敬奠的诗篇,甚至孩子们群体的快乐与雪罗汉孤独的悲哀,也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明确】作者认为《雪》中有着鲜明的对比,写江南的雪景时情绪欢快,而写朔方的雪,则相当悲壮。
讨论、交流
4
自由朗读这篇文章,注意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特别掌握一些常用的术语。(注意老师提示的问题)
朗读、理解
组
织
自
学
1
组织学生自读黄蓓佳的文学评论《灵魂的柔软和坚硬》。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明确】这篇文章的作者主要通过雪表现出
自由看书思考
2
提示:这篇文学评论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这篇文学评论语言精练,一针见血[注: 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语言很富有感染力量,饱含着情感。同时,作者的分析一分为二[注: 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很客观,角度较新,很有说服力量。
思考、讨论、交流
3
再次阅读本文。
阅读、感悟
4
老师范读本文。
聆听
自读
1
教师范读《〈雪〉是一篇艺术魅力很强的散文诗(节选)》。
聆听
2
提示:
①本文主要指出《雪》有怎样的艺术成就?
作者主要指出了三点:独特的谋篇,丰富的想象,深刻的哲理。
②从本文看,这三点哪两点联系更为紧密一些?为什么?
分小组合作学习
总
结
全
文
1
《雪》这篇课文选自
聆听、领悟
2
今后大家要知道,我们对同一篇文章不能用一种固定的眼光来看,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要合情合理。文学评论其实就是把自己的认识写出来。
聆听、领悟
板书设计
《雪》四人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