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课堂实录2
一、深情朗读、感受海燕
师:今天我们学习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板书课题)
散文诗是我们新接触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具有散文和诗的特点,语言凝练,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有着诗的意境,和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所以,我们要把它当作诗来朗读,品味。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大家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
生:大声、自由朗读,约4分钟后慢慢安静下来。
师:老师注意到,大家在读的时候都比较放得开,有些同学还沉醉其中。请几位同学来说说读完本文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1:读来很激动,很有一种激励人的感觉。
师:那你觉得读这篇文章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调比较合适?
生1:激昂
师:一直都是用这种语调来读吗?
生(迟疑):有些地方不是,好象4、5、6段不能读得很激昂。
师:你说得没错,看来,应该根据内容及其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来确定我们读时候的语调和语气。还有谁愿意来说一下应该怎么读?
生2:要要读得抑扬顿挫[注: 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师(板书:抑扬顿挫):那你来示范一下?
生2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得如何?谁来评价一下?
生:王楚楚同学读得很有节奏、有重音。
师(板书:节奏、重音):谁再来读?
生3朗读。
师:谁来比较评价他们的朗读?
生4:他(生3)读得太快,感情平淡,没有抑扬顿挫的感觉。
师(结合板书):看来我们读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它首先是一首诗,要以读诗的方法来读,除了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节奏、重音等几点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去揣摩,作者写文章是的感情是怎样的?文中海燕当时的内心会是一种怎样的感情?我们一起来听一遍课文的朗诵录音。
(播放课文朗诵录音)
师:从刚才的朗诵中,发挥你的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5:我看到海燕在暴风雨来之前在充满乌云的大海上飞翔。
生6:我听到了海浪拍打岸石的声音。
师:对,乌云、海浪这些都是海燕当时所处的环境。那么当时的环境是否一直是电闪雷鸣[注: 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的?有没有变化?如果把当时情况想象成画面,一共有几幅画面?
学生生找,但似乎有困难。
师(提示):请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有几处?每处可以当作一副画面。
生齐答:有三处。
师:能否请一个同学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生7一边找一边读。
师:找对了吗?
生8:有一处不对。
师:哪处不对?
生:第三处。
生找准第三处(第12自然段),并很有感情地读出来。
师:看来同学们的掌声有点吝啬,来听听老师读。
师有感情地朗读。
师:刚才提到这三幅画面有变化,有怎样的变化呢?大家同桌之间讨论一下。(同桌讨论交流)下面请几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9:开始、酝酿。
生10:逼近。
生11:就要来临。
师归纳板书:酝酿、逼近、即临。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