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理解“变色龙”形象的社会意义。
3.理解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断,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中心思想的特点。
教学方法:
教学中侧重通过奥楚蔑洛夫的六段对话以透视其性格特征,思想本质,据此以认识小说所要反映,揭露的东西。
教学时间:1课时
导入课文:
一、有关的文学知识
1简介作者生平
契诃夫:俄国作家,具有世界声誉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二十岁开始创作,一生写了700多篇小说《万卡》《小公务员之死》《套中人》《变色龙》均脍灸人口,代表作有《契诃夫小说选》剧本《万尼亚舅舅》等,这些作品多取材于俄国中等阶层的“小人物”。
他创作的小说主题挖掘很深,而这深刻的主题思想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的:主人公的典型性格特征作为整篇作品的焦点,以此为核心安排场景、情节、细节和配置必不可少的其他人物形成了生动的形象体系。
本文是他早期作品,发表于1884年。1881亚历山大二世被谋杀,亚历山大三世继位,为了保证统治者的安全,沙皇大大加强了警察的权力,建立了恐怖的警察统治,这就是故事创作的背景。
2文体:小说
3出处:《契诃夫小说选》
4正音解词:
筛子(shāi) 坎肩(kǎn) 魁梧(kuí)(wú) 戳(chuō)
下贱胚子(pēi) 惦记(diàn)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分角色 角色一:奥楚蔑洛夫;角色二:巡警;角色三:;角色四:赫留金;角色五:普洛诃尔;角色六:独眼鬼;角色七:叙述人;角色八:人群里的人。
思考题:
①这篇小说描述了一个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故事?
②阅读第一节,故事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
③刚出场时,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怎样?
④奥楚蔑洛夫忽然听到叫喊,这喊声是谁发生的?
⑤ “从商人级楚金的木柴厂里”句中的“木柴厂”有何作用?
⑥“一条狗,用三条腿一颠一颠地跑着”,暗示了什么?
⑦“钻”写出了什么?
⑧为什么把“手指头”比作“一面胜利的旗帜”?
⑨“就连法律上也没有……”赫留金提出法律根据,在问中有何用意?
⑩听了赫留金的申诉,在不知狗主人是谁的情况下,奥楚蔑洛夫如何反应的?
⑾听到人群中有人说好像是将军家的狗时,他又是如何表现?
⑿独眼鬼的话,揭发了狗咬人的真相,与前面哪呼应?
⒀当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主人公是如何表现的?
⒁当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主人公又如何表现?
⒂当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主人公表现如何?
⒃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主人公表现如何?
三、做书后练习三,并分析人物形象及社会意义
讨论1.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塑造人物?(精彩的对话;细节描写。)
2文中几次提到法律?各有什么用意?
3文中几次写军大衣?各有什么用意?
4文中几次写手指头?各有什么用意?
5文中几次写到围观群众?各有什么用意?
6“变色龙”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四、总结课文
一次社会环境描写
两次写围观群众
三次提到法律
四次写军大衣
五次变色
六次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