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案设计
胡 川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的哲理性内涵。
2、领会对比手法。
3、理解爱憎分明[注: 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的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诗歌的情感和形象;对比手法
难点:诗歌深刻的含义
教学设想:
《有的人》这首诗热情地歌颂了
教学准备:
1、鲁迅画像
2、课文朗读磁带
教学模式
知人论世[注: 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初读——精读——品读——链接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知人论世
1、读鲁迅先生名句: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问:“你知道这是谁说的话吗?能说说意思吗?”
2、读鲁迅先生画像:“联系以前所学的课文,说说你从鲁迅先生的画像中读出了哪些优秀的品质、精神?”
3、明确本诗写作背景、释题。略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导语:让我们带着无限地感慨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朗读这首诗。
1、播放朗读带,注意情感处理,节奏、重音、语速的处理。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并说说对此诗的处理。
三、精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将诗中的“有的人”分别换成具体的某一种人、某一类人,再次朗读课文,并说明你为什么作这些的修改。
2、将诗中八个“有的人”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的人?这两种类型的人,诗歌分别写了他们哪些方面的不同?
四、品读课文,体会诗歌鲜明的艺术特色。
导语:有人评价臧克家属于“苦呤派”诗人,他写的诗大都比较注重形象的提炼和字句的斟酌,结构的精巧。《有的人》就是这样,请你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五、链接
学习了本诗,你是想对鲁迅这位世界文化名人作深入的了解呢,还是对把《有的人》这首诗写得脍炙人口[注: 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的臧克家感兴趣。
前者: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及阅读有关鲁迅写作的文章,进一步体会
后者:阅读有关臧克家的诗作,进一步体会臧诗的艺术特点。
然后写一点读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