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课型
新授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了解贝聿铭建筑设计的主要成就.让学生在领略建筑大师的风采及艺术人生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和品质。(创新精神)
2、学习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之心。
3感受课文中通过具体事例,精心安排,选择材料,分清详略,突出重点描写人物的写法。
4.学习描写人物详写和略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和描写、记叙、说明、议论多种描写方式的结合的方法。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精心安排、选择材料,详略得当,正面侧面描写,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 具
准 备
板 书
设 计
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特点是:
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特点是:
向周围环境构成高度协调的景色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的特点是:
罗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作 业
布 置
教 学
后 记
教 学 过 程
教法提要
学法指导
关键点拨
一、导入:小结上堂课所得导入。
二、分析课文:1、题目:
刚拿到书时,我看到这个题目,我以为是介绍中国文化的,殊不知是篇人物通讯,逐一介绍贝聿铭和他设计的建筑。
为什么作者不用《贝聿铭传》、《一个伟大的建筑家》、》《建筑界的泰斗》等等,却偏给名为《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这个问题等分析课文后再给答案)
参考答案:
贝聿铭作为一位杰出的建筑师,他已不仅仅是在设计建筑,从事一种实实在在的工作,而是在用“笔和尺”进行艺术创作,设计给人带来美感和享受的艺术作品。也就是说,他设计的建筑物,从肯、巴、香到中银,很大程度上其意义已不再是一件单纯的供人使用的建筑,而是一件经典的不可重复的艺术作品,而艺术是从属于文化的。
而这一件件艺术作品,就出自一位承继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华夏儿女之手,是一现代建筑艺术同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产物,如香山饭店。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就贝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建筑的艺术,更是华夏的文化,是一个海外华人的赤子之心[注: 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爱国情怀。
2、开头:
本文开篇就提到主人公吗?整整一段约200字,却不见主人公,为什么?
贝聿铭是位杰出的建筑师,体现其价值的最好方式莫过于他设计的建筑物。故开篇先宕开一笔,通过描述他设计的一个著名建筑物——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激发读者思考:如此宏伟建筑是出自谁手呢?从而引出设计者,本文的主人公。自然导入,既突出了其成就又点出了其身份。
3、文章的三个小标题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这三个小标题先讲贝聿铭在国外的建筑成就,后讲他在国内的建筑成就。
教 学 过 程
教法提要
学法指导
关键点拨
讲国外建筑成就,先讲从事建筑初期的成就,再讲后来的突出成就。全文内容层层深入,按照初露头角——创建筑奇迹——不变的中国心来安排,最后归结为“贝聿铭是建筑艺术家”。)
4、贝聿铭从事建筑设计50余年,设计的建筑物很多很多,可写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作者很好地处理了详写和略写的关系。详写和略写相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写贝聿铭早期成就时全用略写;写突出成就时详写了三座建筑,后又略写在世界各地的一百多项大型建筑。)
5、小结: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但贝聿铭是一个建筑大师,因此不能不写他的建筑设计,为了表现他设计的艺术,作者多处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如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外观和大厅内部的园林空间、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内部、北京香山饭店等;为了说明建筑物,作者还运用了说明的方法,如写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两个入口就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为了使读者对贝聿铭有更深刻的了解,作者在关键之处运用议论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评论,如在主体部分的第二部分最后一段说,“他的足迹和作品可以说遍及启蒙及世界的各大城市,他是当之无愧[注: 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的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再如课文结尾对贝聿铭的评价,更是作者的点睛之笔[注: 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
三、重点研讨“在非议中屡创建筑奇迹”这一部分。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本部分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②本部分重点写了他的具有世界影响的三座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它们各有何特点?
③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明确:
①详写了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的设计和建造。略写了他设计的建筑物类型之多、范围之广。
教 学 过 程
教法提要
学法指导
关键点拨
②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的特点是:
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楼的特点是:
向周围环境构成高度协调的景色。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的特点是:
罗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③描写、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
四、考考大家
(一)再读课文,设计句子含义方面的问题。
(二)可选班里任何一位同学,把你设计的问题考一考同学,教师适当点拨。
参考问题:1、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往往招来非议,但是不久又总是能够成为当地人的骄傲,或者那个城市的一个标志。(贝聿铭的设计往往带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超前意识,所以在当时不能为人们接受,而当人们懂得了他的设计意图以后,就会认识到它的价值。)
2、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中国建筑的根”指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好的“根”是指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枝”指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插枝”指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3、“这座大厦在香港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应该让它‘抬抬头’,要显示出点风格和气派,这也是中国的骄傲。”(表现了贝聿铭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为民族争光,要为中国争气的爱国心。)
五、作业1、你能为我校的未来勾画一幅蓝图吗?你能为2008年的奥运馆创新设计吗?
请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一题画一幅理想的示意图。
2、与贝聿铭交往
给贝聿铭写邀请书,请他为我国2008年奥运会设计奥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