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互动学案
设计人:高虹 审核人:李玉芳
一、目标导学
1、准确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2、学习赵普持之以恒[注: 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坚持执著、无私无畏的精神。
3、掌握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准确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2、掌握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互动导学
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给加点字注音:
少习吏事 寡学术 箱箧 薨 奏牍 掷地 补缀 龌龊 多忌
2、解释加点的词语中学语文在线(ywzx8.com)
(1)少习吏事: (2)寡:
(3) 及: (4)为:
(5)以: (6)手不释卷[注: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7) 每归私第: (8)岸谷:
(9)忌克: (10)龌龊:
(11)循默: (12)明日:
(13)牍: (14)卒用其人:
3、翻译句子
(1)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3)普颜色不变
4、赵普是怎样一个人?你觉得文章中哪部分写的最精彩?
5、赵普举荐何人?作者没写举荐的原因,没有记叙赵普与太祖的对话,这样写突出了什么?
三、学后反思
学完这篇文章,你可能会有一些感想,写下来吧:
四、友情提示
赵普简介
赵普(922-992),宋初著名宰相。刚毅果断,多谋略。后周时即为赵匡胤幕僚,累官节度掌书记。参与策划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称帝。后又策划利用“杯酒释兵权[注: 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的手段,使高级将领交出了兵权。接着,他又向宋太祖提出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逐步削除周边小国,使宋朝基本上统一了中国。
后来,赵普又建议宋太祖把地方的财税权收归中央。到此为止,宋朝结束了五代以来小国林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注: 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的局面,人民开始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
赵普虽然能谋善断,但早年读书太少,晚年常读《论语》,他曾经对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说:“我用半部《论语》替太祖打天下,我再用半部《论语》替陛下治天下。”所以,后人赞扬他“半部论语[注: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治天下”。
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箧,果真只有一部《论语》。“半部论语”这则成语常常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
五、当堂检测
1、 《赵普》选自( )。
2、本文写了两件什么事?揭示了一个什么中心?
3、古今异义
(1)处决:古: 今:
(2)颜色:古: 今:
4、特殊句式
(1)太祖常劝以读书:
[1] [2] 下一页
(2)读之竟日:
(3)普明日复奏其人:
(4)碎裂奏牍掷地:
5、文中的细节描写非常生动,试举一例说明在文中的作用。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