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互动学案
设计人:高虹 审核人:李玉芳
一、目标导学
1、疏通文意。
2、理解文言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
2、结构严谨,语言优美。
二、互动导学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读出停顿。
2、给加点字注音:
隅( ) 遂 ( ) 袆( ) 憩( ) 翼 ( ) 倚( )
闼( ) 窥( ) 壑( ) 槛( ) 窈 ( ) 剔( )
3、读课文,按拼音写出汉字并组成词语。
黄hè( ) 巍é( ) 河hàn ( ) 芍yào( )
4、依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
(1) 园中无他奇: (2) 后厅临大池:
(3) 主人处处款之: (4) 坐窥井邑: (5) 遂以名楼:
5、熟读课文,试着解释下列句子的大意。
(1)、 琢磨搜剔:
(2)、 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3)、 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
(4)、 坐其中,颓然幽窈。
《短文两篇》互动学案
设计人:高虹 审核人:李玉芳 时间:2008.2.20 序号:4
三、当堂检测
1、阅读欣赏《于园》: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1 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文学家。
2 这段文字可分三层。第一层采用__________的写法,先__________一笔,指园子的奇特在于“__________”。奇在哪里?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3 第二层写__________。作者采用__________结合的写法,有限的空间,却意境__________,给人宛若置身山林的感受。
4 第三层说明__________。作者不仅写出__________的全过程,而且赞颂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 这篇园林小品按照__________顺序有层次地写于园,抓住__________的特征,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意境。
2、阅读欣赏《黄鹤楼》: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现其耸构巍峨,高标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1 、黄鹤楼,与湖南__________、江西__________齐名,号江南三大名楼,有“天下绝景”之称。
2 、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时写下千古流传的名诗《黄鹤楼》,你能默写下来吗?
[1] [2] 下一页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篇文章句式多变,多用对偶。强调黄鹤楼名称由来之根据充足,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组对偶。为了突出黄鹤楼的高大雄伟,又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组对偶。
4 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先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紧接着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b.文章的重点是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c.作者对黄鹤楼的形态以及登楼所见所感已描写尽致了,所以最后四句可有可无[注: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有没有都无关紧要。],甚至有画蛇添足[注: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之嫌。
d.这篇文章介绍黄鹤楼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因“会集灵仙”而成名楼,以“仙”字贯穿全文。
四、学后反思:学完这两篇短文,你可能会有一些感想,写下来吧:
五、友情提示
黄鹤楼
黄鹤楼,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齐名,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鹄矶头,新楼更加雄伟,共5层,加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共高51.4米,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新楼于1985年6月落成。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