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说“屏”
学习目标
——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昧,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名师讲析
【文学常识与背景知识】
作者简介
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主要著作有《徐志摩年谱》《中国建筑史图集》《漏窗》《窗修集录》《江浙砖刻选集》《苏州园林》《园林谈丛》《书带集》《扬州园林》《说园》《中国名园》《书边人语》
【课文分析】
1.文章主题
这篇文章介绍屏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装饰功能,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
2.文章结构
3.对话文本
(1)第1段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第l段是引子,既表现了作者对屏风的感情,又点出屏风的特点:“似隔非隔、在空间上起着神秘作用”“功能与美感相结合”文章开头说“‘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有诗意的名词”,“诗意”一词,是作者对屏风的美好感觉与印象这种感觉与印象,起初来源于古诗画,偏于性;继之则产生于对屏风所作的研究工作中,添人了理性成分
(2)课文主体部分说明了屏风的哪些作用和特点?
第2—3段介绍在室内、室外安置屏风的作用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的种种好处:
①避免从门外直接望到厅室;
②屏风上面有书有画,是一种艺术点缀;
③可以挡风;
④空间仍然是流动的
对于室内安置屏风,文中只说“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下文又说从前女子的房中,有了屏风,“可以缓冲一下视线”,其实我们不难体会到,放在室内和室外的屏风在材料和样式上会有所不同,但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大同小异[注: 大体相同,略有差异。]的随后,文章由女子室内置屏,引出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将屏风分出不同类别
第4段讲要发挥屏风在建筑美上应起的作用,需要注意很多方面:屏风的大小要因地制宜[注: 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它的造型、色彩及上面的绘画都不能马虎,它的设置要与整体相称,它的安放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等各方面都要做到得体,等等
(3)课文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语言平实中蕴含着浓浓的诗意和韵味
首先表现在屏风的特点上,古代屏风着意于“巧”,是一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上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屏风在空间上是隔断的,但在意念上却紧密联系着,往往引起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了时空交融的旷远意境,自然充满了浓浓的诗意
其次表现在材料和装饰上,金、银、锦、画、石、木、竹等都是古代文人吟诵的对象,使人自然地联想到与之有关的人及其著名的诗、词、歌、赋等作品,有丰富的文化韵昧
还表现在课文引用的诗文上,使屏风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读这些诗文,心里涌起的是美好的诗情画意
课堂达标
一、语言知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显(lù) 香(tán) 悲(chuànɡ)
喊(nà) 休 (qì)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擅长( ) 帷幕( ) 韶光( ) 伧俗( )
纳凉( ) 缓冲( ) 不禁( )
3.解释下列词语
(1)伧俗:
(2)得体:
(3)韶光:
二、文学常识
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是唐代诗人杜牧《》里的两句诗;《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的代表作
三、重点语句
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5.作者说“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6.《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其中“锦屏”指什么?“韶光”是什么?文章引用这些古诗词有什么作用?
课后强化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屏风(pínɡ) 离间(jiàn) 闺中(ɡuī) 点缀(zhuì)
b.书斋(zhāi) 休憩(xī) 伧俗(cānɡ) 徒劳(tū)
c.流萤(yínɡ) 销魂(xiāo) 咏屏(yǒnɡ) 称道(chèn)
d.空间(kònɡ) 屏障(zhānɡ) 雅俗(yǎ) 得体(dé)
2.写出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
(2)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 )
(3)“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 )
3.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中华成语多功能词典》跟一般的汉语成语词典比较,有两个特点:一是分类较细,把所收成语按意义分成十二大类、若干小类,需要时按义类查找,查即可得,得心应手[注: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二是多用,除包括一般成语词典的注音、释义外,还包括成语的出处、性质、结构类型、感情色彩以及同义成语、反义成语等多种内容,同时准确辨析同义成语的细微差别
(1)本文段采用了说明方法,语言具有 的特点
(2)概括段意:
4.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称赞夸奖)
b.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使冲突矛盾缓和)一下视线
c.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粗俗鄙陋),绘画尚少诗意
[1] [2] [3] 下一页
d.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恰当,恰如其分[注: 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才是
5.对下列句中的引号作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空间匕还是流通的,如今称剪‘流动空间”(特定称谓)
b.“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表引用)
c.“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上一些闲滋味(表引用)
d.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表强调)
6.体会下列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二、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 )起分隔作用,( )是艺术点缀,( )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和文化水平
7.在文中空白处填入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仅 而且 又 b.既又 又
c.不但 又 而且 d.既又 而且
8.第一段较详细地介绍了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的好处,请分条概括出来
9.从前女子房中设屏风的作用是什么?
10.文中引用《牡丹亭》“游园”中的语句,有什么好处?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5题
古代的屏风(节选)
汪莱茵
屏风历来是我国室内的主要器具之一我国古代建筑大都是土木结构的院落形式,不如今世钢筋水泥房屋那么严紧为了挡风,古人开始制造屏风这种家具除了挡风之外,屏风还是建筑物中可以移动的精巧断隔,有的在床后安置屏风,亦作倚靠或挂置什物之用紫禁城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正中的宝座上,设有雕龙髹金大椅,椅后摆着雕龙髹金屏风这样陈设,不仅可以御风,又能增加御座的庄重肃穆气氛由于屏风常摆设在室内明显的位置上,人们在屏风本身的美化和装饰上下过许多工夫,因此它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传统的具有使用价值的著名手工艺品之一
屏风有插屏和围屏之分插屏多是单扇的,围屏则有多扇组成,少则二扇,多则十二扇,能随意折叠,可宽可窄,使用方便制作屏风,一般采用木板,或以木料为骨,蒙上丝织品作为屏面,用石、套或金属等其他材料作柱基屏面饰以各种彩绘,或镶嵌不同题材的图画,也有全素的屏风帝王贵族们使用的屏风,用材尤其珍贵,做工精细,画面丰富多彩,瑰丽夺目据史书记载,在西汉皇室的宫廷里,曾使用过璀璨斑斓的云母屏风、琉璃屏风和杂玉龟甲屏风等《太平广记·奢侈·赵飞燕》称,西汉成帝时,皇后赵飞燕,向以挥霍无度[注: 挥霍:摇手称挥,反手称攉,意即动作敏捷,引伸为用钱没有节制;无度:没有限度。指滥用金钱,没有节制。]闻名于世,有一次臣下向她进献三十五种贡品,其中就包括云母屏风和琉璃屏风
后世还出现有珐琅屏风、象牙屏风,等等这些屏风价值连城[注: 形容物品十分贵重。],多为统治阶级专用的奢侈品所以《盐铁论·散不足》说:“一杯椿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
在我国,屏风的使用虽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留存的实物甚少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屏风,可说是现在见到的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屏风实物这是一具彩绘漆插屏,木胎,长方形,通高
但见一条游龙飞舞于长空之中,昂首张口,腾云遣雾,体态轻盈矫健,形象神奇生动,富有想像力和艺术魅力绿色龙身,丹赤鳞爪,边缘菱形图案呈朱红色,色调醒目鲜艳,画工技巧高超,落笔潇洒利落,刚柔结合,奔放有力
说起古代实用屏风,则要推1966年出土的山西大同石家寨司马金龙墓的一架漆画屏风这是南北朝后期魏太和八年(484)以前的作品,大部分已经朽毁了,所余五块屏板还比较完整板高约
紫禁城宫殿里每个殿堂上的宝座后面,几乎都设有屏风,如“紫檀嵌黄杨木雕云龙屏风”“乾隆牙雕山水人物染色围屏”“雕龙髹金屏风”等都是清代极为珍贵的工艺品屏面上的纹饰更是巧夺天工[注: 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美不胜收[注: 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有浮雕的云龙纹,有镶嵌和刺绣的花鸟、山水、人物等各种图案它们是我国古代屏风的精品,集中反映了我国手工艺的高度水平
11.本文介绍了有关屏风的哪些知识?
12.第一段举紫禁城设屏风的例子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
13.第二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14.第三、四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15.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屏风历来是我国室内的主要器具之一
(2)紫禁城宫殿里每个殿堂上的宝座后面,几乎都设有屏风
表达交流
请你介绍一件手工制作,要抓住手工制作的特征,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力求准确、生动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字
答案与导解
15说“屏”
【课堂达标】
1.露 檀 怆 呐 憩
2.shàn wéi sháo cānɡ nà huǎn jīn
3.(1)粗俗鄙陋(2)恰当,恰如其分(3)美丽的春光
4.秋夕 汤显祖
5.制造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在建筑中屏应该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做活动门板来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6.这里的“锦屏人”指的是闺中女郎,即杜丽娘;“韶光”指的是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这些古诗词句,使全文具有了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而这和本文说明的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另外如“抱膝看屏山”(张恨水)、“闲倚画屏”等效果亦同
【课后强化】
1.a 导解:b项“憩”应读“qì”,“徒”应读“tú”;c项“称”应读“chēnɡ”;d项“空”应读“kōnɡ”“障”应读“zhànɡ”
2.(1)下定义 (2)分类别 (3)引用
3.(1)分类别 平实 (2)说明了《中华成语多功能词典》的特点
4.b 导解:“缓冲”一词原意是“使冲突缓和”,而结合原句可知,这里并无矛盾、冲突所以,这样解释不合语境,正确的解释应是使视线受到阻挡
5.b 导解:表强调
6.作者认为“仅仅”把屏当做活动门板来用是不行的,应发挥出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没有真正体现出屏风价值的运用感到遗憾和不满
7.d 导解:注意关联词语的搭配及上下文内容间的关系
8.①避免从门外直接望到厅室;②屏风上有书有画是一种艺术点缀;③可以挡风;④空间仍然是流动的
9.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10.既增添了想像空间,又使文章在剧中人物的顾盼中更加流光溢彩
11.介绍了屏风的作用、类型、制作、历史及所取得的成就
12.屏风的作用:不仅可以御风,又能增加御座的庄重肃穆气氛
13.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使所说明的内容条理清晰,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14.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15.(1)“主要”“之一”说明屏风的重要性,但它只是其中一种,不排除有别的器具表述非常严密(2)“几乎”表示程度,说明屏风之普遍,但也有极少数不设屏风的,用语留有余地,很准确、很严密
【表达交流】
【例文】
我最喜爱的一件小制作
在我的书柜里,放着许多做的、买的、别人给的小制作,有些可以称为工艺品,华丽而昂贵但我最喜欢的却是我亲手制作的小摆设
这是一个农户的院落底部是用一个长
在木桩边沿,是用长短不一的小木棍,一根挨一根粘成一圈
“篱笆墙”在前面靠左的一方开一个口,算是一扇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院落在院落的最里面,是一个用核桃做屋身的小屋,屋顶是用两小块三合板制成的再在上面粘一些黄草、松子,俨然是一座农家小屋在这大屋的左边是一所用半个核桃壳做成的小屋,制作方法与大屋一样
在院落的最左边是一棵“小松树”,其实是用一根松枝粘在木桩上做成的,给这个小院增添了一些朴素的气息
最妙的是,在院落的中间,还有一个“水井”,其实这是用小石子黏和而成的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呢!
这就是我最喜爱的一件小制作,材料都是我们身边的东西
可以说它既不华丽,也不昂贵可它却给我一种清新、甜美的田园气息,让人脱离喧闹都市的困扰,暂时忘却不开心的事
每当朋友们参观我的小制作时,看到这件作品,都不免拿起来称赞几声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件小制作
导解:说明一件手工制作,必须抓住其特征,再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来介绍你可以选择空间顺序,选择好观察角度,按空间方位顺序,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从前到后,先整体后局部等方法,进行具体各部分的说明行文中空间方位词力求准确,语言简明、通俗
也可按程序顺序具体介绍一件手工制作的过程,各步骤说明时要详略得当,关键步骤要强调注意事项文章结构形式可按总一分、总一分一总、分—总的形式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