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导学案
主备人:秦青娥 审阅: 班级: 姓名:
教师寄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注: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课前热身】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与文体
①本文作者 (772-842)字梦得, 代著名诗人。其诗与白居易齐名,号 。人们非常熟悉的诗句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
, 。
②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或 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 的。
2、写作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
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
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
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
,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注: 看到眼前的景物,唤起某种感慨。亦指看到眼前的景物,想起应对的办法,即随机应变。],又在门上
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注: 丝毫不在意。],
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
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
在欺人太甚[注: 欺负人太过分了,令人不能容忍。],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
门前。
3.学法指导: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其特点:简洁、典雅。学习的意义在于继承文化、了解历史、丰富语言。翻译古文,主要有两个要求:正确、通顺。正确是指内容而言,要如实表达本意,不曲解、不缺漏、不滥增;通顺,是指表达而言,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具体翻译古文时,我们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的。翻译古词、句,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才能正确翻译。二:直译为重,意译为辅。直译,是依据原文的词语、句子,逐一翻译,还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等。
掌握六种技法:
录: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古今词义一致,人们熟知的词,如“山”、“火”、“车”等,也无需翻译。
释: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理: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注: 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
添: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又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
删: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法译出的,可删去不译。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注: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论语》六则)中的“而”都属于这一类。
缩:文言文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如:(秦)有席卷天下[注: 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包举宇内[注: 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囊括四海[注: 囊括: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四个短句,在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点,积累“铭、馨、牍、儒”四个字。
2、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能正确翻译全文并背诵。(重点)
自主预习
一、自学指导
1、 请同学们试读课文,圈划出生字词及不会读(断句)的句子。
2、查工具书解决字词并积累在下面。
3.、听录音,标出朗读节奏。
4、小组合作互读课文,比一比谁读的棒。
5、 再自读课文,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尝试释词译文。将自学中碰到的问题记录在下面,先在小组中解决,不能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集体讨论解决。
二、自学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陋室铭( ) 德馨(
[1] [2] [3] 下一页
) 鸿儒 ( ) 案牍(
2)理解加点词词义
(1) 有龙则灵 (2) 斯是陋室 (3) 惟吾德馨
(4) 谈笑有鸿儒 (5)往来无白丁 (6)无丝竹之乱耳
(7)无案牍之劳形 (8)有仙则名 (9)可以调素琴
3、 翻译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
4、你能默写一下课文吗?比一比谁最棒!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品析关键语句,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注: 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安贫乐道[注: 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的情趣。(重点 )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重、难点)
一、明确目标
二、课堂探究(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出你的风采)
(一)自主学习:(方法:独立完成以下各题,对自己感到困难或疑惑的题,在序号上做标记)
1、 本文的题目是《陋室铭》,那么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呢?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
2、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3、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
4、 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作者仅仅是称颂陋室吗?如果不是,那作者的真正目的何在?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话反映了作者的交友情况。有人认为这种交友的习惯轻视劳动人民,是不足取的。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你的看法。
&nb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sp;
(二)合作学习(方法:组长组织研讨自主学习时的疑难问题)
(三)展示评点(方法:对有共性或歧义的核心问题展示讲解)
(四)过关检测:(比一比,哪一组做的又好又快!)
1、用文中原句填空。
(1)写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是“ ”
(2)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写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的句子是“ , 。”
2、思考:(1)《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 的写法。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 ”,自然的引出文章的主旨“ , 。”——颂扬“□□□□”。
3.铭,是指 ,后来成为 ,它的特点是 。
4、创新题(选作)
1)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2)阅读材料《教室铭》,思考问题。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的快,漫画翻得勤。琢磨追星去,寻思看电影。可以睡大觉,作鼾声。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篮球场,好似游戏场。心里云:“混张文凭。”
思考:材料是针对学生中的哪些现象来说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学习生活呢?
3)同学们,你一定非常热爱自己的家吧!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你能不能学习作者,为你的家取个名,用来表达居住在家中的感受?
《———铭》
(五)课堂小结(方法:将学习中的感悟或收获写下来,与大家交流共享)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