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
段会
一、教材分析:
《中国石拱桥》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几篇说明文,但还没有全面掌握说明文的知识要领,学生学习中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思想准备,一定要动脑筋、想办法,将教学设计好,把学习说明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学好说明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单元提示中已明确指出: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桥梁专家,他虽然只是向普通读者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一般性的知识,却显得高屋建瓴[注: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游刃有余[注: 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作者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举例说明,要言不烦[注: 要:简要;烦:烦琐。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多处运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体现了作者谨严的治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写法.
2、学习运用准确语言说明事物特征。
过程与方法
讨论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
通过练习的方法复习本文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教师范例,学生举例说明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3、价值观与情感态度
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重点:1、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写法.
2、运用准确语言说明事物特征。
难点:理解本文为了说明事物的需要综合采用多种说明顺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听蔡国庆演唱的《北京的桥》,欣赏各种桥的图片,引入《中国石拱桥》。
(二)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桥梁学专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钱塘江大桥,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晚年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生字
拱桥 桥墩 惟妙惟肖[注: 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巧妙绝伦 弧形 陡坡 洨河 推崇 匀称
(四)整体感知课文
1、复习提问:阅读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真确性及说明结构等)
2、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3、作者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层层深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文中作者选取了代表性的例子赵州桥、卢沟桥。首先介绍世界上石拱桥的一般特点,然后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并具体举例进行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4、中国石拱桥数量不可胜数[注: 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为何只选赵州桥和卢沟桥加以介绍?
因为二者在我国成千上万[注: 形容数量很多。]座石拱桥中最具有代表性,前者是只有一个大拱的石桥,时间最久;后者是联拱石桥的杰作,且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5、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说明其作用。
逻辑顺序:由一般到个别 先整体后局部 由主到次
作用:既突出重点,又给人以完整的印象,使读者对桥的形状、特征、作用等有了明确的认识。
时间顺序: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卢沟桥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1961年体现了由先到后的时间顺序
作用:在介绍我国的石拱桥时,按时间顺序,对有影响且有代表性的石拱桥作了有详有略的介绍。
6、找出文中在说明事物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示例: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规模。
②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这句话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目的在于说明卢沟桥很早就以其优美的形式闻名于世,同时也体现了“悠久
[1] [2] 下一页
的历史”这一特点
5、体会用准确语言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示例: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①把“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因为这是对石桥时间上的一个限制,有些桥历史更悠久,只不过没有保存下来罢了,这样写更准确,去掉了与原文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如果把“石桥”改成“石拱桥”,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赵州桥不仅在石拱桥中历史最悠久,而且在所有石桥中历史也是最悠久的。
小节:本文的语言准确讲话讲究分寸,留有余地。用“模糊语言”看上去似乎是不准确,但是实际上是准确的,这种说法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是非常普遍的。所以由此认识到作者的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五)、总结扩展
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生动具体的介绍了我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另外文章所选取的代表性事物----赵州桥和卢沟桥,它们既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同时又有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它们独有的特点叫个性,它们具有的中国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叫共性。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中。请同学们记住这个道理。共性也就是一般,个性也就是个别,个性之中存在着共性,或者说个别之中存在着一般。如果今后在分析其他现象或问题的时候,能够从事物的个性中看到一般的共性,那就深刻多了。
(六)、作业
欣赏阳泉的各种桥,如赛鱼桥,四矿口的桥,新天地的桥,原来的黑桥,立交桥,娘子关夹于两座山之间的铁路桥等等。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桥?最熟悉什么样的桥?它们有什么特征?收集有关这座桥的资料,并写成介绍性的文字。
附板书: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原因-----发展史
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