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四首
课题:诗四首 课 型:新授课 主备:李奉林
组长审核: 领导审核: 课时:2课时
班 级: 组 别: 姓名: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前两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资料链接】
(1)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注: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隐居农村。《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写作于隐居后第二年,这是第三首。
(2)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王维是个多才多艺[注: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代宗称王维是“天宝中诗名冠代”人物。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注: 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注: 指画里富有诗意。]。”
二、交流展示(预习作业)
1、给下列加横线字词注音。
晨兴( ) 荒秽( ) 荷( )锄 燕( )然
2、背诵本文前两首诗歌。
三、合作探究(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1、对照注释,解词析句,扫清障碍,理解诗歌内容。
2、归纳两则诗歌的主题思想。
四、互动提升(教师寄语:学贵有疑!)
1、《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2、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3.如何理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