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uo;。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
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译文: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译文:项羽紧握剑柄跪直身子说:“客人是干什么的?”
④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译文: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随着歌声吹箫伴奏。
7、表示因果关系。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