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标签: ]
>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
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②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译文:声音并没有变大,可是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译文: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r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作文专题
相关作文
服务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