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有感
作者:成星月
贵的精神财富。她永远是愉快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赵春娥那样有理想,有抱负的愿把自己青春的鲜花留给人间的人何止千千万万。但也有糊里糊涂地混日子的人。这些人认为,人生在世,“拿”得少,“给”的多,太吃亏了。更有少数人,不想“给”,只想“拿”,有机会还要捞它一把。迁海丰县委书记王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知法犯法,干着走私,贩私的勾当,千方百计从中捞一把,然而,他终于难逃人民的惩处。王仲的所作所为从反面告诉我们,多“拿”少“给”或光“拿”不“给”的人,可能会感到一时的满足和愉快,但终究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甚至灾难。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想多“拿”少“给”或光“拿”不“给”,国家再强再富也会被“拿”空,社会主义大厦将永无建成之日。
“给”永远比“拿”愉快。这虽是高尔基对他儿子说的话但对我们今天的中国青年也不失为箴规。我们刚开始探索人生的道路,都有考虑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们应该像爱因斯坦,赵春娥那样,从世上少“拿”多“给”,把自己的才智,力量全部用到为社会创造财富—“给”—上去。那么,等到社会主义大厦建成之日,我们才可以坦然欣慰地回顾一生,满怀豪情的宣告:我们“给”这个社会的远超于从这个世界上“拿”走的。那我们将永远是幸福的。因为“给”永远比“拿”愉快。
江苏淮安清浦区纪家楼小学五年级:成星月
作文专题
相关作文
服务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