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灶神,就杀了他家的黄羊祭奠了灶神。从此,阴子方命运亨通,短时间里暴发起来,不但建筑了豪华的宅院,而且还占有良田七百多顷,他的孙子阴识、阴兴还做了大官。阴子方祭奠灶王爷因而得福的故事,启示激励了很多人,大家纷纷效法阴子方,祭奠起灶王爷来。从此,有关灶王爷的故事越传越玄乎,情节也越来越离奇,有说“灶神在晦日(三十)归天,去密告人罪”的,灶王爷一下子成了玉皇大帝的耳目侦探;我那个写了《说文解字》的老乡东汉许慎还说灶王爷名叫苏吉利,娶了个灶王奶奶叫王博颊;还有的说灶王爷姓张名单字子郭,灶王奶奶叫卿忌,而且生育了六个儿女。灶王爷的权力也被人们赋予得越来越大,由最初的主管一家的膳食慢慢变成了主宰一家生死祸福,并且随时记录人们的功过得失,并且一年一度上天汇报给玉皇大帝。长篇小说《封神演义》里说灶王爷是姜子牙封给的,其名叫张奎,灶王奶奶叫高兰英。《抱朴子》里说灶王爷在向玉皇大帝汇报之后,玉皇大帝会根据人们过失的大小,减免人们的寿命,过失大的要以“纪”为单位减寿,一纪就是三百天;过失小的要以“算”为单位减寿,一算就是三天。所以人们就纷纷想法贿赂祭奠灶王爷,不但让他老人家吃饱喝足,而且要用糖瓜粘住他的嘴,免得他去天庭说长道短,这就是“祭灶”的由来。还有,民间传诵的灶王爷名叫张仁,灶王奶奶名叫李义,两口子仁义,一听就是地地道道的劳动人民出身,应该没有任何政治背景,但凡一定真的会“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不会去玉皇大帝面前坑害百姓的吧。
其实,无论灶王爷到底是谁,无论历史上人们怎么传说,眼下的“祭灶”只是成了一项民俗而已,没有谁再去把敬畏灶王爷当成一回事了,因为人们敬畏法律的程度远比敬畏灶王爷的程度高,况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远远超出灶王爷的意料之外,不怕他老人家打什么“小报告”。即便是灶王爷明天真的回去给玉皇大帝汇报一年的工作,大概也只是汇报一些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的大好形势,尽多加上民间的巨变一些逸闻趣事而已,找不到密告人们的口实,因此大可不必担心灶王爷说谁的坏话,吃不吃糖瓜都是无所谓的了。
祁连路三年级: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