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又强迫进行一些他们十分不高兴的改革。下
面是他的做法。
当某一个重要职位空缺时,他就邀请所有的政治领袖推荐接任人选。“起初,”罗
斯福说,“他们也许会提议一个很差劲的党棍,就是那种需要‘照顾’的人。我就告诉
他们,任命这样一个人不是好政策,大众也不会赞成。
“然后他们又把另一个党棍的名字提供给我,这一次是个老公务员,他只求一切平
安,少有建树。我告诉他们,这个人无法达到大众的期望,接着我又请求他们,看看他
们是否能找到一个显然很适合这职位的人选。
“他们第三次建议的人选,差不多可以但还不太行。
“接着,我谢谢他们,请求他们再试一次,而他们第四次所推举的人就可以接受了;
于是他们就提名一个我自己也会挑选的最佳人选。我对他们的协助表示感激,接着就任
命那个人――我还把这项任命的功劳归之于他们……我告诉他们,我这样做是为了能使
他们感到高兴,现在该轮到他们来使我高兴了。
“而他们真的使我高兴。他们以支持象‘文职法案’和‘特别税法案’,这类全面
性的改革方案,来使我高兴。”
罗斯福尽可能地向其他人请教,并尊重他们的忠告。当罗斯福任命一个重要人选时,
他让那些政治领袖们觉得,他们选出了适当的人选,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主意。
长岛的一位汽车商人,利用同样的技巧,把一辆二手货汽车,成功地卖给了一位苏
格兰人及他的太太。这位商人带着那位苏格兰人看过一辆又一辆车子,但总是不对劲。
这不适合,那不好用,价格又太高,他总是说价格太高。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商人就向
卡耐基班上的同学求助。
同学们劝告他,停止向那位“苏格兰人”推销,而让他自动购买。大家说,不必告
诉“苏格兰人”怎么做,为什么不让他告诉你怎么做?让他觉得出主意的人是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