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了,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回老家。我的老家在乐至,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玩的花样也多,是我每个暑假的不二去处。
到了外婆家,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一片绿:禾苗是绿的,树是绿的,水也是绿的。老家之游正式开始,会有怎样好玩的事接二连三出现呢?
(一)做竹筒饭
这次回老家的目的无疑是吃上自己做的竹筒饭。在老家的第一个早上,晨光熹微,外婆已经赶集去了,我和姐姐伸了个懒腰,就开始投入到做竹筒饭的事情中了。
我俩“噔噔噔”几下跑上楼顶天台上,向屋后张望。外婆的屋后有许许多多青葱翠绿的竹子。于是,我俩就睁大“火眼金睛”,东张西望,终于,在我们的精挑细选下,一根再好不过的竹子入了我的法眼。我俩想看看它有多高,从根一直向上看,把我的脖子都仰酸了,才看到竹子的顶端。这棵竹子高耸入云,怎么砍呀?不光只有这根高,其他的竹子每根都好像要刺破了青天。我们望而却步,只好找矮点的了。最后,我们将目标锁定了外婆屋门前那一窝小竹子——最矮最小的竹子。说干就干,我和姐姐随便拿了个旧砍刀,就开始动手了。姐姐卖力地砍呀砍,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累得满头大汗,终于把竹子砍倒了。竹子“哗”的一声应声倒下,吓得我俩赶紧跑八丈远。我们把竹子用刀剃干净,接着就齐心协力把它抬回家。
做竹筒饭的第二步就是把竹子锯成一段一段的了,但底部不能通,不然饭就会漏出去,就吃不着了。由于我跟姐姐都是在城市长大的,所以对锯竹子不是很熟练地,动作显得很笨拙。锯了半天,一个也没锯出来,反而累得气喘吁吁。看来,还得请出对锯东西很熟悉老太了。别看她已80多岁,但锯东西可厉害了,一会儿就锯了好几个。真可谓是老当益壮。我们选了三个,外婆一个,老太一个,我和姐姐共一个。
第三步就是把竹子里面弄干净。我俩各找一根棍子,上面绑一块布,打来一盆水,蘸点水往竹筒里反复洗刷。我学着姐姐的样子,终于洗好了。
第四步就是装米来煮。姐姐按照老太、外婆的不同口味,分别装了糯米和大枣、肉。我和姐姐的那个我装了许多最喜欢的红通通的大枣。接着,姐姐把竹筒放进沸腾的水里。老太烧着火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