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千/文
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他看见有一盏昏黄的灯正从巷道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身旁的一位村民说:“孙瞎子又过来了!”那位苦行僧见状百思不得其解:盲人挑灯岂不可笑?僧人于是问:“敢问施主,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为何要挑一盏灯呢?”那盲人说:“黑夜里如果没有灯光映照,那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点灯是为别人照明呀?”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为自己?”僧人又愣住了。盲人问僧人:“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与其他行人碰撞过?但我就没有,虽然我是盲人,但我挑起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能让别人看到我而不会碰撞。”
说的真好!也让我想起了前几天在书上看到的,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母亲也常常教育我说:“于人方便,于己方便!”因为这样才会使人摆脱“心盲”,获得更舒坦,更有质量,才会得到爱心的照耀、真情的温暖呀呀!“瞎子挑灯”这一短小精悍的故事,富有哲理的话语,读后仿佛给我的灵魂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礼!也甚至完全彻底的否定了“瞎子点灯白费蜡”这一说法。
“为别人也就是为自己”,一个盲人能有这样的大彻大悟,真是让我钦佩之至!那位盲人是不幸的,与健康人相比,在黑夜里他更易被人撞。但他又是幸运的,是因为他有博大的胸怀,他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所以他得到了上天的回报——他一次也没有被人撞过。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现在的社会,有许多“心盲”的人,他们不为他人着想、自私心理严重、斤斤计较的处事作风、没有爱心、缺乏真诚,惟我是用、用过即扔,损人利己的人是非常渺小而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