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龟兔赛跑的故事,笔者想除了在下那还不满20个月的小孙儿外,应是无人不晓。故事里那个最不擅长奔跑的乌龟,据说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竟然摘取了赛跑桂冠,而健跑能手兔子却因“骄傲轻敌”而终于名落孙山。于是,人们就“一窝风似地”去盛赞乌龟那“可贵的拼搏精神”,而兔子反倒成了大家一致贬斥讥讽的对象。
这个故事把普通常识视为粪土,却把悖情夺理奉成圭臬!显然,讲故事者本意不是宣传科学知识,听故事者欣赏的也仅仅是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所谓“深刻寓意”。这里,笔者无意也不必为兔子的“失败”而鸣冤叫屈。事实终究是事实。兔子决不会因讲者的偏袒乌龟而真的不能健步如飞,也不会因听者的刻意追求“深刻寓意”而永世不得翻身。而那乌龟呢?笔者更不会为它大唱赞歌。乌龟就是乌龟。它决不会因人们的肆意拔高而真的成了什么“赛跑冠军“!假的就是假的,再吹捧再拔高都无济于事!
吹开笼罩在故事身上的一层烟雾,笔者看到的是某些人的阴暗心理:对能者偏斥其不能,而对庸者则偏吹其“无所不能”。何以如此?因为能者以其之能而不肯仰人鼻息,就如兔子决不会为赛跑夺冠而去给“某些人”送礼一样;而庸者因其无能只得抱侥幸取胜心理,就如乌龟祈求兔子比赛途中会睡着一样。在这场本可以胜败立判的竞争中,“某些人”的幕后“操盘”更不可小觑。他们为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极尽抑能褒庸之能事,甚至不惜给兔子设置种种障碍,如在兔子饮食里偷投“蒙汗药”,使其在赛跑途中昏迷倒地,再反诬其“偷懒贪睡”,使其不仅竞争失利,还担上莫须有罪名。
有人希望能者“马失前蹄”,有人祈求庸者意外获利,也有“某些人”干脆期望“能者败庸者胜”,这也许就是龟兔赛跑故事得以出笼并大受欢迎的社会背景吧!
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天天到处都在上演着“龟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