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瓶颈,只在身心受束缚;他更知道,与其追求信息垃圾,不如追求真知灼见;与其追求知识点滴,不如追求宏观体系;与其苛责他人改变,不如首先成长自我;与其期待物质拥有,不如首先更新观念……
观念不过是一个点,德行也仅仅是一个点,然而能够做到由点及面,就是一个此生蔚为壮观的能量!这才是朴素而永恒的真理,可惜很多人不明白。
所谓人生的智慧,决非圈圈套套的小聪明,而是道不远人的大智慧。何谓大智慧?那一定是观念和方法的智慧慧。至于技术、能力、知识,虽然必要,却也只是末技,只当作为观念智慧与方法智慧的材料或佐证,附带应对一项或几项工作、一次或几次实战而已。
换一个角度说,智慧的层面有三:其一是世俗生活常识,其二是科技文艺的研究与创造,其三是关怀命运、人生与天地的宏观微观走向。人多漠视“其三”者,又视“其二”者为畏途,只把“其一”者当做安身立命的全部。第二者的大部,却又多陷入为研究而研究、为创造而创造的怪圈,别无其它。
孰知人生更重要的命题恰恰正在“其三”者。把握不住它,人生的嬗变就是畸形的嬗变。
思维的惰性,在于一旦遇到所谓公理、经验、潜在规则或事实,立即予以承认;行为的惰性,在于只要触及定势、习惯、固有观念或新知,立即予以逃避。人所恋恋不忘者,多在即成的观念与习惯。所以,想要重塑自我,就须得敢于嬗变与颠覆。
人需要自我救正的,正是不当的甚至完全相反的自我教育力量,以求避免畸形的嬗变。决定一生的重要嬗变,并不太多,而是太少。它们突如其来,管你接纳还是排斥,它们都要一下子打破你的许多平衡,左右你生命的永远。
良性的嬗变,比如恶习变为良习,劣行变为善行,虚假变为真诚,脆弱变为柔韧,无序变为有序,怨恨变为感恩,愚昧变为通达,等等。实在没有必要涉及具体的科学,以及时下大行其道的所谓成功学的通常技巧,我们应该坚信,良性的嬗变,适合于任何领域,特别是在完善自我、升华自我、强大自我与重塑自我的方面,必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予人以莫大的启迪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