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人为什么要住在山里?
山里的人住在山里,就像脚放在鞋里,舒服。
我想我是属于山的。
爸爸老爱去山里玩,姐对此很不理解——本来就是生在山里长在山里,山还有什么可喜欢的?我在一旁听着,不说话,因为我也是爱山的。
我是生在城里长在城里的,即便只是小小的县城与山里的差别也是很大的了。一年难回山里一次,近两年偶尔回去却没能把握难得的机会记住山里的变化,仅仅只是念着幼时在山中行走时的普通的景色,却也生出了对山特别的情愫。
山里的清晨总是有点雾的,朦朦胧胧的。眼前的树是模糊的绿,远处的山是模糊的紫。过去总不相信画中紫色的山,大了之后,自己再看看,的确是这样的,忧郁而高贵的紫色。
山上的空气很清新,有丝丝嫩叶的甜味,伴着鸟儿唧唧喳喳的叫声,轻快得很。
好走的地方是微湿的石阶,不好走的地方是软和到泥泞的泥巴路。遇着下雨天不论是什么路都不好走了,走在石阶上怕滑着摔着了;走在黏糊的小径上,鞋上沾满了黄泥,脚像灌了铅一样重的都提不起来。就因为这个我老不爱在下雨天上山,可往往出发前总会下点雨。
山脚田边总有小溪,很清,很凉,间或有一两尾小鱼毫无预兆地出现在视野里。溪水依着山缓缓地流,路人可以掬水洗脸降温,很惬意,算是一种享受。渴了,山边有泉水,较之小溪,更干净,甜甜的,有山里嫩叶的甜味,分不清究竟是着实尝到了甜味还是源自身旁的草地、树林。
朝露烟消云散了,正午的太阳照的人有点晕眩,眼前的景都边的恍惚了。实则阳光下的景早已变得清晰,颜色变得明亮了。
田间有些小缺口,有的可以直接跨过,宽些的就搭上树干石板。我总缺了点胆量的,小心翼翼的走在上边,尤其对有下坡去世的路。被晒的恍惚了之后,反而会忘了怕,迷迷糊糊地也就过了。
田地和树林是交错着的,山里总有点田,田的四周总有很多树。很喜欢树林里浓郁的木香,摘来两片叶子,不时闻闻。
走着走着,就沿着河走了。比起高来,我更怕的是水。水流的很急,打着旋,白白的水花。路紧挨着水,路很窄,常常有缺口,不窄,要先停停才赶跨过去。河上的桥,是石板桥,几个石墩上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