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前广场。拾阶而上,有工作人员分坐大门两侧与游人打招呼,指示游人在登记薄上作简要登记,写上从哪里来、多少人、联系电话等,免了门票,增加了登记。进入大门看看时间已近五点,环顾四周,游人稀稀拉拉,十有八九已经离去。仔细看,如今的三苏园已今非昔比,记得二十年前上高中时这里叫三苏坟,是现在“三苏园”大院中的一个占地几十亩的小坟院,坟院正南方有苏东坡高大的石膏像,西南是广庆寺,三处各自独立。现在的三苏园规模宏大,是近些年改扩建的,3.5公里长的围墙将三苏坟、广庆寺、苏东坡石膏像等全部围在一个大院内,又新开发了金蛙迎宾道、东坡湖、东坡碑廊等新景点,面积扩大了,内涵大大丰富了。我们先是来到林荫下金蛙迎宾道上一试真假,有节奏地使劲跺几下脚,果然听到了逼真的“蛙声”,原来是东坡塑像脚下阶梯反射声音的效果。接着,我们走进古老的三苏坟院,映入眼帘的是一字排开的三苏坟茔,苏洵居中,东坡居东,苏辙居西,大小柏树满园,比起二十年前,三座坟茔似乎古朴了许多,柏树苍老了许多,与先前不一样的是坟前多了两个摄像头,为景点增添了些许现代气息。正审视间,见一陌生游人闭了双眼伸了双手顺着甬道摸索着向坟前走去,详问方知是在“摸福”,先前似乎没有的。原来,坟前平台中央有一铜质地砖,站在砖上闭了眼转三圈,顺着甬道去摸苏洵坟前石头香炉,如能双手捧住香炉便是有福之人。我们也轮流摸了一把,果然有趣,一行八人只有一人顺利摸到,其他几人要么中途走下甬道,要么摸到苏轼或苏辙坟前,更有“没福的”走了个南辕北辙,转三圈后朝相反方向走去,惹得大家一阵哄笑。我试着摸了三次也没能如愿,心里愤愤的,但“低黄瓜”原本“上不了高架”的,这样一想,心也就平了,气也就和了。出了坟院进入广庆寺,见有钟楼、鼓楼东西对峙,以前来时,仿佛没有见到,分别登上认真地敲了一通,钟声清越,鼓声厚重,只是在上钟楼时头被楼梯撞了一下,隐隐作痛,仔细一想也有道理,“晨钟暮鼓”是有讲究的,下午敲钟哪有不碰的道理。接着走进东坡碑林,进门迎面看到的是毛泽东手书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旁边满墙尽是不同书体、款式、章法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真是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让人大开眼界,只是他们几个大多不喜欢书法,匆匆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