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所有人都不愿意出门,毒辣的太阳,一波接一波的热浪,让人无所适从。就像农村的孩子一样,畲乡的孩子可不会乖乖的呆在家中度过宝贵的暑假。在童年的字典里只有玩耍与挨骂挨打。
河里,水花被拨起,清澈的河水倒影着世上最满足最幸福的倒影。等到汛期过去,水位开始降低,一块一块的石头被小小的手掀起,匿藏的螃蟹随手被扔进塑料袋。当然也有用对付癞蛤蟆的“酷刑”来对待可怜的螃蟹的玩笑。最后紧记大人的教诲,仔仔细细的翻看,把母螃蟹放回水中,那是并不知道这是一种良好的生态循环,只知道世代的人们都是这样做的。反观现在,不禁痛心,利益似乎更大于生物的繁衍。
话说回来,记得那是每家都有一个大玻璃罐,养着自家孩子从池塘里抓来的蝌蚪。看着它们一天一天的蜕变,长出一条腿,两条腿……相互交换着,攀比着。
最快乐的莫过于阵雨之前,漫天飞舞的蜻蜓,随便拿一根竹丫,空中一道优美的弧线,便有好几只俘虏。好有就是举着长长的竹竿,一端套着被卷成圆形的竹丫,卷满蜘蛛网,山林间黏那些叫的烦人心的知了。
累了,一起趴在树荫下,看着大人陆续走出家门,开始干农活。这是我的谁谁,那是我的谁谁的吵闹着。铺天盖地的金黄是油菜花散发的幽香,山青葱翠绿,远远的看着小河蜿蜒曲的蔓延,想象着山外边的花花世界,那一刻,我们是神的孩子。
终于盼来了秋。农忙的日子,更是无法无天,山上、水下、田间,没处都充满了欢快的笑声。但也会懂事的帮家里干活,割稻、砍柴、烧火、做饭……
日子一天天的消磨,雪来了。记忆里纯白的世界映照着过年火红的鞭炮,带着枯枝的雪人顶着红红的鼻头和因穿着新衣的而笑得通红的脸,硝烟间是穿越在天际的雪球,畲乡一片笑海。
年过了,再过不久就是畲族传统的3月3了,那一天是畲族的节日,老少都着上盛装,唱起山歌,跳起充满畲族风情的舞蹈,用他们独特古老的文化宣扬着他们的快乐与幸福。模糊的记着那些片段,现在也还有,不过变得有点公式化,毕竟年轻的很少愿意去接触那些较为古老的东西。
再回畲乡,云梯真的成了云梯,梯田直冲云霄,轻快干净的水泥路,漂亮的新房,畲乡在一步一步的变得现代化。可那些值得纪念的却依旧还在,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