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呢,是无论如何也回不去的,多半死在沙滩上。昨天还有人高唱《酸酸甜甜就是我》,今天街头巷尾就响起了“你发如雪”,没有几首歌能真正被人记得。
我喜欢唱歌,但为我所铭记的,却不曾唱过。那是关于向往与无奈:我想去桂林……
听这首歌的时候我八岁,对于这首歌,我一无所知。我只是向往着远方,隔了山川又隔了汪洋的远方。我喜欢旅行,旅行的人们背着沉重的温情,张扬着沧桑的脸,亲切而遥远……
我是学生,我只是学生,我无法把脚步向学校以外的地方迈出,所以,我只能让心灵远行——
音乐——插着惆怅的翅膀
轻风触动发稍,顺顺的头发乱了阵脚,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这个时候,我告诉你,我会在walkman里防一张cd,不是周杰伦,不是张含韵,而是朴树,或孙燕姿。
朴树的声音沙哑而富有磁性,且略带几分羞涩,像一个迷茫的孩子在寻找什么,又像一个迟暮的老人在倾诉着什么。我在他的音乐里,光着脚顺着时间的方向像前跑,企图望穿未曾到来的岁月,脚底的疼痛是无法洞穿一切的失落;我在他的音乐里顺着时间的方向向后退,看见我那被时间扼杀的外婆桥念奴娇我可爱的小童年,静静的,我就这么长大了。没有预想中的挣扎和叫嚣。
孙燕姿,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她的声音,有王菲的庸懒,但又不似王菲的空洞……我喜欢她的《遇见》:徘徊在过去与未来,向前走又放不开,带着越来越重的回忆和等待,和时光一起飞入兵荒马乱的未来……
文字——午夜的飞行
初中的时候一个同学的话让我记忆犹新。他,写作文难,就像妈妈生我一样难。
很多人都恨之入骨的文字,是我闲暇时的依托。深夜里打开一本散文——徐志摩,史铁生,或是郭敬明;在他们精致的文字里,从一个梦境走入另一个梦境,如几百年前的那个李白,一夜飞渡镜湖月,又不如几百年前的那个李白——我只是一个看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