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去做作业了”、“要好好练技能呀!”、“应该去看书了!”……耳朵里时常传来妈妈要我学习的“唠叨”声。这声音有时让我觉得好烦呀!但这也是妈妈关心我的学习成绩的一种表现。但是现在出现了另一种衡量学习的方法――学分制。
学分制在国外的大学早已普遍实行了,只要修到学校规定的学分或可以提早毕业,或推迟毕业。我国目前的大学也开始实行学分制,而且高中和初中也不甘落后,全国不少高中和初中学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学分制。
学分制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既陌生有熟悉的一个词。在上初中时,只是听说过在高中的一些学校是按学分制来评定学习的,但到了自己上高中时,对于这个学分制还是不太理解,只是知道这三年一定要修满160多个学分,才可以在学期结束时提前毕业,假如没有修完学分,我想大概是要推迟毕业吧?但我觉得我一定可以在这三年中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
这样的学习方法一开始我不是很适应,但是时间一长就适应了。在2005学年时,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修了好多的学分了,其中包括会考成绩、必修课、选修课、特色课中的学分,前三者的学分是每个人都可以修到的,尤其是会考成绩的学分是最多的,大概有七八学分了,但我在上学期的三门会考科目中,很不幸的有一门英语没有考到a等,这让我很难过,不止是成绩还不够好,而且学分也比拿a等的同学少了一两个学分,这就需要我在别的方面,要有好得成绩,可以来弥补这个“空洞”。不过还好了,我的会计和计算机都是考a等的,这就没有让我和别的同学差距再拉大了。在必修课这一块上,只要平时认真地上课,仔细地做作业,在测试时通过,那这几个学分就轻而一举得那到了,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任意选修课不仅可以我们拓展的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兴趣,也同时提高了我们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拿到我所要的学分,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呀!在周末的特色课与任意选修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这个的前提下――是在周末参加自己喜欢的特色课,并且把它当做一门有用的科目去学习,而不是不当会事,草草了事,认为是不重要的事情!
上面是关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