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拿一把枪看都不用看,绝对百发百中。其实我更喜欢一个砖头砸死仨的说法。
算算来看,近三年的古会我都没有出门看过一眼了。
对于道口街的居民来说,古会是绝比过年要热闹的,而且热闹往往都是在二八二九几天前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那便是“收会费”。顾名思义,“收会费”就是要过古会了得交钱。而古会就是什么大队操演的,他们会召集很多人画着妆穿着颜色晃眼的衣服在大街上走,会踩着不到一人高的高跷,会有背阁,背阁的意思就是一个人拿着一个物理结构的架子,架子顶端站着一个小孩,然后那个小孩身上穿着很大的衣服掩住铁架子,悠闲地被人举着,会给不知道的人一种错觉,好像是一个人站在一根棍子上然后由一个人在底下拿着。
古会的先天,地面也是要扫干净的,踩高跷的极可能因为一颗小石子而翻到一大片。他们在大街上表演,而这些劳务费就要麻烦广大的小镇居民了。我没住过院子,通常每年到这个时候就满楼道的争吵声,我是不喜争吵的,只不过从几年前的几块钱到现在的二十,从让我感到莫名的危机,我甚至怀疑再过几年后是不是连会费都交不起了!
那天我在房里睡觉,听见敲门声,我妈问是谁,没人应依然敲门,这就说明这是“收会费”的。开门后我听声音至少在十人以上,我想像整个一楼楼道都被站满的场境,他们要二十,我妈说十块就行了,忽然更大一阵杂乱的市侩讨价声钻耳而入,最终我妈仅凭一人之力只给了十块钱。我问我妈有几个人,我妈说三个。
我觉得能被派来收会费的人必是口才好,会来事,不怕吵架,合作默契的人。我总想亲自交一回会费,然后问收费人一句,有发票吗?我想那个收费人的表情一定很好玩儿,尽管我不是一个爱玩儿的人。
道口烧鸡引发的抗日
说到小镇就必须说起烧鸡了。道口镇属于滑县的首都,因为县政府就在这儿,县政府是除了几家星级的宾馆道口镇上最豪华的地方。尽管政府人员办公的地方通常都是在这两个地方来回徘徊。
不夸大地说就算在河南的省会郑州道口烧鸡也是占有一席地位的,网上也是能搜出来的,我倒不曾觉得烧鸡哪儿好吃,印象中家里的烧鸡从没吃完过,都是剩一些,晾几天,肉都干了,也便扔了。-我本以为画宝刚和义兴张着两家的名字代表着道口烧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