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他的各门功课成绩都比较优秀,不像有些学生出现偏科现象,所以深受老师的器重。
高河中学高中部是两年制,这意味着学生两年高中毕业就要参加高考。高一学期期末时,学生开始选择自己优势的文科或理科,以便来年参加高考。
但是在分文理科上,他同父亲发生了很大的分歧。
世代务农的父亲查振全很早就听人说过学理科上大学,将来可以做工程师。工程师在庄稼人的眼中是个了不起的职业,受人尊敬,而且工资拿得也不低,生活有极大的保障。但查海生的想法颇偏向他的班主任,他的班主任认为查海生记忆能力强,思维敏捷,数学成绩突出,这是文科学生的最大优势。选择文科报考大学的成功机率更大些。
老师让他选择学文科的另一个原因是班上学文科的人寥寥无几,文科和理科学生在比例上严重失调,学习气氛难以带动起来。他希望查海生选择文科班就读,给文科班的同学带好头,争取在来年的高考中整个班级结出更多的硕果。
当查海生把选择读文科班的事给父亲说了一通后,父亲当即火冒三丈,把他骂了个狗血喷头。
“这么大的事也不同我们商量商量,就自作主张,你算什么?”
“老子白养你这么多年了,选择文科,就是考上大学,将来有啥用?”
查海生有生以来第一次看父亲发这么大火,竟吓得直哆嗦,哭了起来。
母亲又是安慰了他一番,叫他要听父亲的话,为自己的前途着想。
查海生听从了父母的意见,查振全气得通红的脸终于消了下来。
他一回到学校,就找到了班主任,老师看他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知道他肯定遇到什么事了。查海生把刚才在家遭遇的事告诉了班主任,并要求换到理科班。
班主任让他坐下,安静一下,他想不到查海生的父亲竟是那样的固执,但在农村,这也很正常。当晚,班主任留下了查海生在家吃晚饭。第二天,班主任亲自来到查海生家里,给查振全做思想工作,经过教师耐心的说解,查裁缝夫妇终于同意让他的儿子查海生选择读文科班。
查海生久悬的心终于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