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
[标签: ]
ash;—“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却又不诅于人世短暂——“逝者如斯[注: 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他欣喜于“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之景,沉醉于“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愀然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注: 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的洞萧。苏轼不仅仅是一个才子,更多时候,他是一个孩子。
贬谪又如何?流放又如何?丢官又如何?官场之外,自有大好河山[注: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入眼,自有渔歌嘹亮贯耳,自有暖风微微拂面。只因他是苏轼,所以可以纵情山水,忘却烦忧,可以驾一叶扁舟游四海,可以举一杯浊酒属五湖。
他将政治阴影抛诸脑后,转身迈向地平线那里,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腾,一抹红霞在日边绽放,一抹笑容在他嘴角绽放。
他不是那追名逐利的鸢,更不是目光短浅的鼠。件君如件虎,他懂的,才会那么毅然决然[注: 毅然:顽强地;决然:坚决地。意志坚决,毫不犹豫。],才会那么恬然与山水为伴。
谁也不曾忘却那一抹身影,历史的长城上有他烙下的重重的一笔。他是苏轼,站在千千万万人前的苏轼,转向光明,舍弃阴影的苏轼。
回望历史,也许还能听见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