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市场经济”似乎成为诚信丧失的理由。然而,市场经济正是信用经济啊!正因为脱离政府硬性,自由竞争,自由流通就更需要诚信,企业如此,个人更是如此!老师教我说:“honest(诚实)使人有hounor(荣誉),因此两个是同源词。”智慧之光就这样造访我的心灵,幼小的我牢记:honest-hounor.于是当我读到一个中国人在俄罗斯接受别人一顶皮帽的帮助后却无耻地笑道:“还?傻冒!明天谁还来这儿还帽子啊!”我愤怒了。由于一个人丢失诚信使得十亿人蒙羞!中国人的荣誉……
能否用清纯的目光探视乾坤,使天地一新?
能否用美丽的双手整理行囊,不忘了“诚信”?
能否?能否常存抱柱信,永保纯洁心?
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开篇破题,点明了中心论点,接着正面列举两个古代事例绿珠和黛玉,其次,联系现实中抛弃诚信的现象,从反面论证诚信的重要性并加以分析,最后,以反问作结,暗扣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束全文,再次强化了中心论点。
例文4
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之后,沉睡不消残酒的李清照询问花事。侍女笑着回答海棠依旧。女词人不由叹息:你知道吗?应是绿肥红瘦啊!词人感情细腻,对花有着深切的关心与怜惜,因此才设想花的处境,凋零的容颜;而侍女不然,因此花的遭受摧残丝毫没有触动她,甚至不被她所觉察。可见,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是有关系的。
一般说来,当我们偏爱某一物,亲近某一物时,我们会觉得它特别动人,正如邹忌之妻,偏爱邹忌而认为他比齐国之美丽者徐公还要美,也正如古语所言“情人眼里出西施”。当我们被外物所触动时,它们也便展出自己的品性。
张志和渴求隐逸,而在桃花流水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林黛玉在冷雨敲窗之时倍感寄人篱下的凄凉,便觉秋窗愁不尽了,风雨却还要助凄凉;刘禹锡心胸开阔,众人悲秋,他却从排云而上的白鹤中品出了诗情,欢歌“秋日胜春朝”……
其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